6月初的一天,兰方市某座新建成不久的商业建筑里,某一层只能通过专用电梯直达、无法通过公用电梯上来的楼层里。
环境乌烟瘴气,憋闷不堪。
一排排的柜台前,人头攒动,游客熙攘,让没有窗户、也没有中央空调、只有一些制冷威力不太强的柜式机的环境,愈发的闷热,每一个人都想要尽快离开。
而且这些柜式空调,都是放在专柜内侧、店员们站的位置背后的,算上专柜的面积,柜台以外的游客距离空调吹风口的直线距离,至少有五米以上了。
而店员们离空调倒是可以控制在两到三米半,店员们觉得太过炎热、又没人买东西需要接待的话,就可以往后走走,靠到空调风口附近吹吹凉,等有客人要买东西了再往前走。
长着一张黄种人脸的查尔斯.杨,也混迹在这群购物游客当中,被这环境折腾得苦不堪言,但他的内心却是兴奋的。
因为他的手提包里有一个小型的偷拍数码摄像机,包包边缘还偷偷开了一个小口子,正好把面前的乱象彻底偷拍进去。
这次的任务,他是混到了一个新成立不久的不知名互联网旅游平台所组织的“兰方零团费购物旅游团”里,想要跟踪报道这种卑贱游的黑幕,至于他的雇主,当然是来自迪巴的易普拉辛先生的人——易普拉辛那样的大人物当然不会亲自雇佣这种卧底记者了,所以实际上中间都拐了两三道转包了。
易普拉辛先生的本意,是找他们自己扶持的便程旅行网的黑团来拍。但既然现在情况貌似有所失控、跟风的更黑的团也出现了,而兰方方面似乎又那么黑心醉心于捞钱、疏于监管,那没道理送到嘴边的黑材料不多拍一些对吧?
这些素材拍完之后,多方印证到网上火力全开,就能把兰方人的旅游业现状乱象彻底曝光搞臭!看看以后那些自命上流贵族的高端游客还来不来!看兰方还怎么跟迪巴抢生意!
查尔斯杨本姓就是姓杨,人种上来说当然是汉人。只不过他的国籍自始不是华人,他生于殖民时期的香江,年轻时就削尖了脑袋加入了布列塔尼籍,查尔斯是他去澳洲留学时取的英文名。他在澳洲学的是新闻,后来也就加入了一些布系媒体。
不过,来兰方之前,查尔斯杨却不是供职于路边社或者BBC,而是有过一段在中东地区的英文媒体供职的经历——中东地区那些国家,好多当年都是疯狗劳伦斯为布列塔尼攫取的殖民地,所以阿联酋也好卡塔尔也好还是别的什么小国,还是有不少布系白人势力残留的。
哪怕那些国家现代化了,布系势力依然庞大,因此哪怕华人的脸在那儿比较罕见,但你只要是毕业于布系五狗的大学,总能找到工作的。
查尔斯杨的早期职场生涯在那国家辗转,也就导致他来之前对兰方的新闻传媒市场不是很了解,这才敢初生牛犊不怕虎地来揽活儿——其实如果他稍微多做一点功课,知道当年那几个潜入东南亚邻国印尼采访渔奴的BBC/路边社记者同行是怎么死的,再多调查调查布系记者在兰方的意外事故殉职率,说不定他就不敢来了。
江湖传闻,可是没有一条路边社BBC狗可以活着走出兰方的。
……
“空调温度打那么高,根本没多大制冷功率,游客区温度至少三十五摄氏度往上了,如果人挤人厉害的话接近四十度都有可能,这种空调打个屁呢?
店员倒是凉快,估计他们站在空调出风口位置,肯定低于三十度,柜台内侧最多也就三十二三度。这风口朝向还专门往下打,是铁了心减少空气流通,希望用柜台尽量封住一些下沉的冷气,购物体验太差了。”
查尔斯杨一边偷拍,一边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和记者的专业视角,观察、分析、揣测着这处购物场所的种种阴暗乱象,在心中打着报道的腹稿。
他跟其他真.游客相比,是有备而来的,分析自然也更加透过现象看本质。
比如区区一个空调设计,他就意识到,这是商家为了逼迫游客热得受不了了,然后心烦意乱下情绪失控、尽快买点东西离开。
根据兰方的法律,强买强卖依然是违法的,如果强行逼买,闹大了之后这个店是可以被监管部门抄了的、停业整顿也好,吊销营业执照也好,都有可能。
但是,如果双方来之前的旅游合同里就有约定,比如到某个购物店要关在里面待多久、时间到了或者买购金额满了多少钱才能离开,这是合法的,也就是说允许旅游团在不逼买的情况下耗够时间。
跟查尔斯杨同一个团的游客里,很快有几个喜欢占便宜、咬死不肯买的退休大妈——也就是那种大伙儿平时在超市里看到的能百米冲刺抢打折鸡蛋、而上了公交车之后又需要人让座的虚弱大妈——受不了环境的闷热了,纷纷鼓噪起来,要求离开:
“导游!你这地方太热了!空调能不能打低一点,这么个店待四个小时谁受得了!我们不走,去厕所和走廊透透气总行吧!”
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当然被导游拒绝了:“不行!这是合同规定,白纸黑字双方承诺了的!你们这趟零团费,一分钱都没花!机票酒店吃喝车船全部是免费的,你还想怎么样?真算钱没五六千块成本绝对不够!
每个购物点多少时间,写得清清楚楚,要提前出去凉快也行,补充条款上也写了,这次一共八个必去的购物点,每个点要不去,补交一千块脱团费,你就可以出去吹空调乘凉了。这个很合理吧,你们自己签了的。”
一群来的时候满脑子只想着占便宜,压根没看清楚条款的大妈顿时叫起屈来:“你们太黑了!你也说了成本才五六千,八个点我们要是全部都脱团,岂不是要交八千块!比正常全价旅游还贵两三千呢!黑店啊!”
地接导游脸色一黑:“公司不要利润的么?就给你们白服务?成本五六千那是付给航空公司酒店的硬性成本,卖你八千块不行么?我们这些服务人员给你们义务劳动?
再说我们的目的是要你们的脱团费么?法律性质搞搞清楚好不好,脱团费的性质是你们违约带来的惩罚性的违约金,违约金如果跟成本一样,还有什么威慑力?这是惩罚诶!
再说你们能保证你们不买东西的人都给脱团费?如果你们当中真有脸皮厚得跟王八一样还耐热,趴着冬眠一动不动跟我们耗完四个小时,那那个人的钱我们不是净亏了?我们不得从其他忍不住热的人身上找补回来?
我们的目的是收你们的脱团费么?我们的目的是让你们好好买东西!每个人每一站买够一万块立刻就能走,好多着呢!这些东西你们拿回国,要是找得到需要奢侈品的识货的买家,你们又不亏!还能转手卖掉赚钱!为什么不买?
我就把话撂这儿了,今天就是要怕热死的人给热不死的厚脸皮买单,你们连坐也好怎么着也好,你有脸皮说服买的多的客人匀给你们一些销售额也行啊,我也想早点走啊!”
这种话如果是十年之后的旅游团,肯定是不敢说的,因为那时候法律已经规定零团费非法了,但2002年显然还没这么规定,言语侮辱什么的也就无所谓的,只要没有强买强卖,也不容易咬到。
如此强硬之下,那些想占便宜的大妈在尝试了几次突围未果后,不得不换一个方式。
有些开始装中暑晕倒,可惜被铁面无私的地接导游和店家保安稍一泼凉水就识破了,最终也只是允许她脸埋在某处通风口附近喘几口,而且如果后面的人要占这个位置喘得排队,让他们游客之间狗咬狗抢好位置。
见装中暑也无效,这些人就进一步转为哀求团里一些穿着年轻时髦的大买手——这些购物点的货色,凭良心实话实说,不算黑,所有的奢侈品,因为免税的关系,肯定比国内的便宜得多,所以很多人是真心来买上很多的,只要有门路有渠道出货。
那些大爷大妈之所以不肯买,只是因为他们在国内的时候不认识相关的圈子,身边遇不到那么多需要奢侈品的人,胆小怕事怕砸手上。
于是乎,其中几个占便宜大妈就缠着一个看起来像空姐的、一眼就像是有很多代购人脉的时髦小姑娘,求饶道:“大侄女儿/小姑娘,帮帮阿姨呗。我看你也买了好几万了,匀出一两万算是阿姨买的好不好?阿姨完成了份额,大家都能早点走。”
那空姐模样的时髦女子倒也不是不近人情:“那你直接自己买不就好了?我拿货也是担了风险的,没道理我垫资你白占便宜。你要这么操作,我最多承诺你你现在自己买、到时候我有出货渠道的话,我帮你平进平出销掉,白给你介绍个买家。
帮你买是不可能的,坏了行规下次人家也不接待我,我也有垫资风险。”
能做代购生意的,也都是很精明的人,她们也不敢说买的货100%能出手,有时候为了利益最大化,在预购的姐妹不够多的情况下,肯定要垫一点资。现在有人求上门,当然要分摊垫资风险不能白做人情了。
一副人各为己的众生百态,就这样血淋淋地展现在查尔斯杨记者的偷拍摄像头面前。
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占便宜大妈终究是忍不住后续那么多天可预期的炎热,选择了暂时跟有销货门路的空姐型女子合作,承担了垫资风险。
也有极为保守、丝毫吃不得亏、一点风险都不想承担的,选择了扛着炎热和憋闷死撑到最后,一块钱东西都不买。
众生百态,就这样都被拍了下来。
“太精彩了,这都没人管,看来便程旅行网那边也好加大压榨力度了,到时候节目效果肯定会更加精彩的。啧啧,幸亏我是布列塔尼国籍,华夏人爱贪小便宜的真是太多了。”查尔斯杨内心得意地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