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发酵技术原料必须要用粪便,在用料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是农村,粪便的来源非常狭窄,除了当地村民的排泄物以外,就只有牲畜的排泄物,牲畜的排泄物难以收集,一旦村民的排泄物不够用时,就没有了粪便这种原料,很容易造成供气不足,长时间内得不到沼气。
同时,利用粪便发酵,非常容易“结壳”,粪便的成分复杂,漂浮物较多的话,就容易在最上层形成不透气的壳,由于缺少了氧气的进入,发酵减缓,同时产生的沼气也无法出去,这需要经常性的搅拌发酵池,但农村对发酵池的管理和服务非常不到位,这个过程很难有地方完善做到,这是沼气在农村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而沼气不仅受当地情况限制,还受到环境温度影响非常大。
通常而言,沼气都是埋在地下,呈现出密闭状态,温度的影响非常大。
在夏季时,温度较高,发酵反应剧烈,产气量就大,太多了,村名用不了,所以,必须要及时排气,但排气稍不合适就容易涨池,也就是气压太大,将封闭池子涨坏,导致漏气。
而冬季又因为温度太低,发酵群活性不足,产生不了足够的沼气,沼气工具就不能正常使用,在寒冷的地方尤其如此,造成往往只能使用半年,其余的时候都不方便用。
除此之外,传统沼气池必须每天保证进新鲜的料、出料和搅拌才能使用,每年还得把里面的料清空。清理淤积的杂质。管理上很不方便。同时。沼气池绝大部分是砖砌的,但由于沼气含有硫化氢,对水泥腐蚀很大,使用时间不长就出现漏气现象。
而一旦出现漏气、腐蚀等问题,就需要维修,维修时需要将原料全部清理完才能重新抹灰密封。
有人说了,为什么不用有机玻璃钢池,这样密闭性更好。防腐蚀,耐用,但有机玻璃造价昂贵,对农民而言,是一笔很大的开支?ahref="bdvnz"tart="_bnk"bdvnz銮遥痴悠氐男藿ㄊ且桓龇压ぁ7咽钡墓こ蹋热?-10立方米的池子,这是若内比较通用型的型号,土方开挖量在8-13立方米左右,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工。至少要养护一个星期才能装料,前后要一个月才能正常使用。
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资金成本都花了,可一旦用户搬迁,池子不能带走,只有选择废弃,以目前农村人口迁移的状态来看,被废弃的池子绝对不在少数。
而专家们一味鼓吹的,可以经济循环利用,将发酵过的原料拿来肥沃土壤,那更是空中楼阁一般的理论,要知道,传统的沼气池都是采用半连续发酵方式,也就是隔天往池子里倒入新的原料,这会产生什么现象
这会让上一批在发酵的原料,由于突然混入了新的原料,以及混入了新的空气,使得原料发酵不完全、不彻底,这会造成什么导致最后的发酵原料,成了生熟料混杂,也就是发酵不完全和完全的发酵物混合在一起,而,生料,也就是发酵不完全不彻底的原料,都含着各种病原体,须知,这些原料的主要成分都是人类和牲畜的粪便,蕴含病原体非常多。
把这种含有病原体的肥料拿去种植,长得出好作物才叫奇怪,没污染土地就不错了。
这使得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受到很大影响,与理论上的良性循环,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现有农村沼气都有“一年好,二年漏,三年弃”的说法,说的就是沼气池弊端太大,许多改造过的村庄,在经过几年的抱怨之后,又都回到了原始的烧柴禾行列,沼气池被他们丢弃在一边,彻底的废弃。
前期政府的补贴,农民自己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连本都没捞回来,这就是全国都在提倡的农村沼气建设的实践情况。
当然,也不排除有管理和服务比较完善的地方,加上那些地方一年四季温度稳定,沼气建设非常有效率,但那只是少部分地方,绝大部分地方并没有理论上那般有前景。
而就花罗县的地域,以及牛千村的实际情况,搞沼气建设的结果几乎可以预见,投入的钱,不出三年就荒废了,最终沦为一个政绩工程,劳民伤财。
被刘羽直勾勾的问,周璇不由得面子挂不住了,刘羽这样质问,已然是非常不满了,周璇只得硬着头皮回答:“是我工作不够细致,不够认真,接下来一定整改。”
刘羽合上规划书,丢了回去,凝声道:“新农村建设,我对它的重视,你应该比别人清楚,交代的事,认认真真办,到时候具体操刀,少不了你,明白么”
周璇脸上火辣辣的,暗自懊恼,对这份规划,她的确没有怎么上心,是让下面人参照以往新农建设搞的,不曾想,被刘羽狠狠批了一顿。但是,周璇听出了最后一句言外之意,最后全县的新农推广,会是她带头,这意味,到时候会有大把的资金从她手头流过,有钱就好办事,办好事就是政绩,至于从中捞钱,这个要看了,看刘羽到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放了一只眼睛在这盯着,重要的是办出政绩!
周璇走了,刘羽才无力叹口气:“哎,领导也不好当啊,管得太多,下面人埋怨束手束脚,展开不了工作,但不关注吧,下面人又不尽心尽力,当初我可是亲自带着周璇去牛千村考察过,她能不理解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即便这样,到头来还是丢了这么个差强人意的规划。”
刘羽能做的,就是狠抓了,既然你们不想办事,就别怪我插手,到时候束手束脚了,也别怨天尤人了!
晚上的时候,陶林佳来刘羽住处小坐了一阵,还带着杨秋云来了,是关于农外贸公司的情况。
杨秋云喜气洋洋:“县长,泰森那边反馈了那边的销售情况,我通过渠道弄来了一张销售报表,从反馈和报表综合来看,花罗的板栗在那边销售很好,去的500吨板栗全部消化掉,而且,相较于泰森从其它渠道进口的板栗,我们花罗的板栗售价更高,销售更快,泰森那边非常满意,近期会派遣专业谈判团,签订下一年板栗采购合同。”
“凭直觉,泰森的下一个订单,一定很大,因为不仅我们花罗板栗销量好,利润高,而且,从报表上来看,今年泰森板栗的批发量教去年增长了10,要知道过去三年,对方年销售增长率都在5以下,我推测,很有可能是我们花罗的板栗在渠道商那反响不错,渠道商向泰森增加了进货量的缘故。”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泰森明年的订单会相当大,它2万吨的配额,哪怕分出5千吨,也完全足够满足全县的产量,甚至,泰森的订单如果超过5千吨的话,我们花罗的农外贸就需要从外县收购了,这一收一卖的差价,我们农外贸也是能赚它一赚的。”
听着似乎还不错,不过这也正常,中国的板栗从进口价和口感上都比法国、葡萄牙的强,泰森除非跟钱过不去,否则在下一批订单中,只有加大采购量,而缩减欧洲板栗量的份,看来,泰森也是尝到了中国市场的甜头。
当然,刘羽也没忘记表扬杨秋云一把,她能从泰森搞到一张该公司的销售报表,足以说明她有过人之处。销售报表,可不是泰森哪一个小杂鱼随便就能到手,尤其对外贸易,更为重要,这关系到下一次商贸谈判的较量。
可想而知,花罗掌握了泰森板栗销售的情况,当然就有了更多议价的空间,能准确摸到泰森的底线,而不至于稀里糊涂的,被泰森狠狠压价,这份报表,至关重要!
杨秋云是把泰森的谁搞定了呢能搞到这份报表的,而且杨秋云接触过的,稍微有身份的……嗯难道是史莉莎那高傲的女人现在想来,也只有她了……切,还以为多高傲呢,在金钱关系的攻势下,还不是老老实实当美奸,乖乖卖我们商业情报
“杨总做得不错,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再接再厉,要开阔眼界,咱不能只跟泰森打交道,也不能只盯着板栗一个产品,县里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都要走出国门!”这是在提醒杨秋云,不要把农外贸公司弄成了板栗外贸公司,要向多方面发展,就是刘羽提到过的那一点,鸡蛋不能全放一个篮子里。
国际贸易最大的风险,无疑是政治风险,这与国内贸易完全不同。在国内贸易,基本不用担心政策的影响,虽说早二十年那会,各地对本土产品的保护政策非常混乱,但到如今,基本没有类似屏障了,即便有,也非常小,不至于出现风山的产品,不许在首山卖的情况,这个现象基本没了。
但国贸不同,对方国家的政策,可不会跟中国打招呼,也不可能照顾中国商人,甚至,反而针对中国商品的政策较多,常见的打着各类产品入关标准的旗帜,实际抵制中国产品的政策,实在太多了,而一旦遭遇类似的抵制,就意味着大量产品滞销,而产品滞销,对保质期较短的农产品,简直就是毁灭性打击。
所以,要多准备几条路,一条堵住了,立刻上另一条路,避免一头撞死在死路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