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活儿这段时间不多,村民大部分时间也就是扛着农具去翻翻地。
趁着一个阴雨天,姜瑜在家里做了一锅玉米包,其中撞了一半,和姜烟说了一声,带着弟弟出门了。
姜川胳膊上挎着篮子,跟在二姐身边,“二姐你转性了,以前你都不爱学的。”
“你也说了那是以前,现在咱们家这个条件,我肯定得用功读书,少让大姐操点心。”
“你早懂事早好了。”
“怎么好了?”姜瑜差点没被弟弟给气笑了,抬手在他脑门上秃噜了一下,“等二姐学好了,回家可以教教你。”
“那也要等你懂得比我多才行。”姜川心里觉得,自己比大姐厉害多了,要不是村子里的学校不花钱,大姐肯定连二年级都考不上,得年年留级。
今日下了绵延小雨,远处的山都笼罩在朦胧雨雾当中,青青翠翠的很是好看。
而几位老人的屋子就在距离小山不远的地方。
姐弟俩过来的时候,院子里很安静,听不到人说话,偶尔能听到几声咳嗽。
两人敲了敲门环后,推门进去,房子显得很破败,不过瞧着却很规整,院中没有杂草,能看到在墙角种着一点蔬菜,长势不错,数量却有限,至于鸡鸭之类的根本看不到。
他们是来劳改的,若是和村民的生活一样,那岂不是说来享福的。
就算如此,也是公社睁只眼闭只眼的结果,去别的地方看看,这几位老人的条件已经算不错了。
虽说前几年吃不饱饭,至少也不会饿着你,让你吃不上。
屋檐下坐着两位老人,看到他们姐弟俩进来,愣了一下后,才笑着和两人打招呼。
姜翰在世的时候,对他们五个人很照顾,他们自然也认识姜家的三个孩子。
“你们俩怎么来了?”可以称得上是稀客了,以前姜川倒是能跟着姜翰来走动走动,姜瑜是第一次来。
这五位老人,都是在七六年秋天的时候,被上面平反然后接走的。
他们走后,有两位回去担任要职,其余三位则是回去直接养老。
女主苏音音过来后,废了一番心思,可五位老人相处的很好,以后他们也成了女主的靠山,虽说女主离开河西公社后并没有去打扰这五位,可也颇为尽心的维持这份师生情谊。
她倒没有什么心思,至于女主过来后如何做,也和她没关系,自己不过就是维持自己的步调罢了。
“我二姐做的玉米包,可好吃了,来给几位爷爷尝尝。”姜川上前去,掀开竹篮上边的蓝色印花包袱,从里面拿出两个玉米包放到两位老人手里,“还热乎着呢,两位爷爷趁热吃。”
其中一位灰色衣服的老人握着温热的玉米包,笑呵呵的望着他们姐弟俩,“怎么想起来看我们几个老家伙了?”
“我以前也来啊。”姜川站在窗户前看向里面,发现其余的三位老爷子都在炕上睡觉,也没进屋打扰,“郭爷爷他们三个在睡觉啊?”
“今天下小雨,不用上工,我们几个老家伙年纪大了,趁着这种天儿多睡会儿。”土灰色长裤,在膝盖处打着两个大补丁的另一位老者说的云淡风轻。
眼前的两位老人看上去都很消瘦疲惫,可眼神并没有灰败之色,反而很有神采,似乎里面燃烧着熊熊的希望之火。
姜瑜看着两位,乖巧笑道:“两位老爷子,我能麻烦你们一件事吗?”
膝盖带补丁的老者姓程,来河西公社之前是京城大学的物理系教授,在后期回到京城后,担任京城大学校长,虽说只有三年时间,却也是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女主苏音音也是借着这个,才能在京城站住脚,并且和顾宵走到了一起。
“什么事?”程老他们几个,刚来到这里没多久,姜老爷子就过世了,他们几个虽然和姜老爷子并不熟悉,可姜老爷子的名字,他们都知道,尤其是之后国家安定,姜老爷子带着全家人执意回到河西公社这点,在他们几位看来,是淡泊名利,不慕富贵的好品质,再加上姜翰在世时对他们几个人的照顾,因此也乐意和姜家的三个孩子说说话。
看到对方的态度,姜瑜心里算是轻松不少。
将自己的来意说了一下,两位老人倒是不觉得这件事多麻烦,毕竟都是各个领域的高级知识分子,教导一个小丫头还是很轻松的,累不到哪里去。
程老旁边的老者姓方,两年后返回帝都进了科学院,他多年前留学帝国理工,“村子里的学校,的确是学不到什么东西。”
“当初你爸爸还过来找我们说过,说是要在村里办个学校,刚开始给孩子启蒙没什么问题,只是这边的百姓似乎都觉得读书没用。”
程老轻声叹息,“糟蹋了。”
姜瑜在旁边听两位老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感慨了一番,心里也为他们觉得酸涩,不过苦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虽说耗费的时间补不回来,这也是不可抗力。
姐弟俩在这边陪着两位老人说了会儿话,眼瞅着快中午,才告辞离开。
程老的意思是,不上工的时候可以给她讲课全天,上工的时候就中午和晚上。
回到家里,姜烟问了妹妹此行的结果,得知那五位老人没拒绝,姜烟也挺开心的。
当晚,雨势稍微大了起来,一直到天亮还没有停。
姜瑜做好早饭,又趁着早饭的功夫,在灶膛里煨了几颗红薯,准备待会儿去茅屋的时候带着,给五位老爷子吃。
因为是妹妹有求于五位老人,姜烟还用家里仅剩的面粉,给蒸了一锅白面膜,新麦子还没有空闲去磨粉,毕竟那边可都排着队,反正家里也不太着急,晚点也行。
姜瑜把白面膜装在竹篮里,烤红薯放在上面,之后挎着篮子,一手拎着书准备自己过去。
姜烟见状,干脆锁上门,将她送过去,一个小丫头拎着这么多东西,她瞧着也不放心。
今日的雨势稍微有点大,村子里几乎看不到人,因此两姐妹来到茅屋的时候,并没谁看到,倒也不用担心别人在背后说闲话,毕竟这些年,村子里的人都尽量远着茅屋里的几位老人,生怕沾染上,被扣上什么帽子。
一直把妹妹送到,姜烟才和几位老人打了招呼,转身回家去了。
趁着这两天不上工,她得在家里将破了的衣服补一补。
------题外话------
快过年了,你们走亲戚都带什么?我家老太太总是让我带些奶制品,可这年头奶制品是常态,想换个种类。
比如干果礼盒之类的?或者肉类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