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倒是非常好奇,是那位人才值得赵忠专门派自己的弟弟赵延去挖墙角,最后还惹得刘宽这个老好人跑到汉灵帝这里来告状。
所以,刘鑫开口问毕岚道,“毕常侍,话说这被挖的墙角,到底是那位人物呢?”
毕岚呵呵一笑,开口说道:“那位被挖的墙角,名叫傅南容,傅燮。”
刘鑫眉头一挑,这才想起来了这个傅燮是谁,确切的说,刘鑫之所以认识傅燮,其实是因为傅燮的祖先傅介子。
在西汉年间,也就是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当时的楼兰国王病死,匈奴便急送楼兰国的质子充当人质的王子,秦始皇当年也是安归回国继承王位,安归因此更加倾向于匈奴,选择与汉朝为敌,先后偷袭杀死了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安乐、安忠、遂成等人,又杀害大宛、安息等西域国家派到汉朝的使者,使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因此断绝,不久之后,楼兰国与和龟兹国贵族一起攻杀汉朝派驻轮台的屯田校尉赖丹。
元凤三年也就是公元前78年,傅介子上书朝廷,自愿出使大宛,汉昭帝便让他在路过楼兰国和龟兹国的时候,顺路去谴责两国国王背叛汉朝,杀害汉朝官员和使者的行为。
于是乎,傅介子率领随行将士来到楼兰国,设计在宴会上刺杀了楼兰王安归,另立偏向于汉朝的王子、安归之弟尉屠耆为王,并且安抚楼兰国居民,并改楼兰国名为“鄯善”,归朝之后,傅介子因功被封为义阳侯。
而这位被称为“不破楼兰誓不还”的传奇英雄傅介子,便是傅燮的先祖,刘鑫便是在查阅傅介子的资料时,知道了傅燮。
傅燮出身于灵州实际上只是一个县城而不是一个州望族,所以傅燮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启蒙老师便是性格宽厚、政绩显赫、但是受到宦官排挤的汉朝太尉刘宽。
而傅燮与其他文士的画风有些不一样,长得非常魁梧,“身长八尺,而有威容”。
而傅燮他本来是字幼起,而后才改字为南容,因为傅燮决心要学习孔子的门生南宫子容高洁的品行,后来傅燮被举为孝廉,出仕为官,而举荐傅燮的伯乐就是北地郡的太守范津,而这范津字文渊,南阳人,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好官,作为范津选出来的少年英才傅燮,在准备前往洛阳城内做官的时候,却决定为刚刚病逝的范津弃官守丧三年,以报答范津的知遇之恩,从此作为北地郡灵州贤士傅燮,便为天下人所知。
东汉后期,也就是汉灵帝时期,朝廷腐败,以赵忠、张让为代表的十常侍把持朝政,汉灵帝完全依靠宦官,汉灵帝甚至荒唐地说道:“张常侍张让是我的父亲,赵常侍赵忠是我的母亲。”,而这时的傅燮是一位正直干敢言的文士,虽然没能在官场上抨击十常侍,但是他一向反对宦官专权,发表了不少著作来针对十常侍。
到了汉灵帝的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爆发了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时任北地郡太守的是名将皇甫规之侄、军官中的实力人物皇甫嵩,皇甫嵩久闻本郡名士傅燮的大名,于是便选用傅燮担任自己的护军司马,傅燮这也算是第一次出仕为官了。
傅燮在家乡看到了难民地颠沛流离的惨状,又听说朝中发生的突然事件,侍中向栩、郎中张钧都因为劝阻汉灵帝罢免宦官而被宦官害死,甚至还逼死了当时宫中少有正直的宦官——吕强东汉末期最后的一个好宦官,字汉盛,成皋人,少年是为小黄门,之后迁中常侍,在汉灵帝时期被封为都乡侯,吕强却推辞而不就,在黄巾起义之前便上书请求汉灵帝斥奸佞,任忠良,薄赋敛,厚农桑,开言路,汉灵帝虽然知道吕强之忠而不能用,而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吕强又建言应赦党人,诛杀贪官,考核地方官吏是否称职,因此惹得十常侍们大为恐惧,毕竟很多地方贪官都是十常侍们的亲戚朋友,所以惹得十常侍们纷纷征还子弟在州郡为官者,最后中常侍赵忠,张让等人诬奏吕强的兄弟为官贪浊,逼得汉灵帝派人拘捕,最后吕强忿而自杀,傅燮非常愤怒,就大胆上书汉灵帝,指出黄巾起义爆发原因在于宫中宦官,痛斥宦官专权的弊端,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下的祸害不在外,在内。”,“正是由于朝廷宦官专权,忠臣不得重用,所以引起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发生。”
傅燮诚恳地劝告汉灵帝不要听信宦官的谗言,而要限制和打击宦官势力,傅燮还说:“少用其言,国之福也。”,汉灵帝心里也明白傅燮上书说的都是忠言,但是碍于十常侍们的势力,因此汉灵帝既不对傅燮加罪,但是对于他的功劳也没有给予太多的加封,只派傅燮担任安定郡的一个武官都尉而已。
到了中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87年,傅燮被汉灵帝任命为议郎类似于皇帝的顾问,有参加朝政的权利,成为了朝廷重臣,并且就在这时,陇右军阀边章、韩遂借羌人起义之机反叛朝廷,就在国家为难之时,朝廷中的大汉三公,司徒崔烈竟然上书皇帝,提出了放弃凉州的主张,而傅燮却认为凉州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要道,在军事战略当年特别重要,绝对不可以轻易放弃,就在汉灵帝犹豫不决的时候,傅燮再次挺身而出,于朝堂之上,以议郎的身份怒怼大汉三公的举动,让听说了此事的人都对傅燮非常敬畏。
但是,也正是因为傅燮这样的行为,权臣、宦官们都容不下傅燮继续留在朝廷之中了,所以傅燮最终遭到赵忠等人的联合排挤,被调出洛阳,派到汉阳郡去当太守,而这个汉阳郡,是在汉武帝时候所设的河西四郡之一,当时的羌人纷纷内迁与汉人杂居,傅燮任太守的汉阳郡,也有大量的羌人的聚居地区。
因为汉灵帝时期的朝政腐败,官吏欺压盘削百姓,尤其是对于异族,引起了羌人的反抗,而傅燮善于体恤人民,在傅燮了解了情况以后,便采取宽松的政策,而不是盲目的实行镇压,先是减轻了当地百姓的负担,特别是善待并抚恤羌人,使当地的羌人非常感动,而那些逃亡外地的羌人也因为“感谢傅燮的恩德”,纷纷前来归附,于是,傅燮进一步提出了“广开屯田,列置四十余营”的措施,组织当地的乡民和羌人开荒种田,既解决了军粮的供应问题,也减轻了羌人的负担,由此傅燮更加受到羌人的欢迎,这样,傅燮就使动乱的地区安定下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不过就在这时,当时的凉州刺史耿鄙、领军将军程球率领着河西六郡的兵马进攻叛军韩遂等部,而凉州刺史耿鄙不听从傅燮的建议,急功近利,当大军开到狄道时,便因为军中发生了叛乱,而导致程球耿鄙先后被乱军杀死,而叛军的头领韩遂等人便率领着十万人马来围攻汉阳,虽然傅燮深知自己兵少粮缺,孤城无援,被围久日,必将被攻破,但是作为汉阳太,傅燮知道自己守土有责,决心坚守城池,誓与将士们一同战斗,生死同归。
就在此时,随韩遂围城的部队中,有北地郡的羌人数千人,他们因为一直感激傅燮治边的恩德,都在城外叩头,请求护送傅燮回归自己的老家——北地郡灵州。
而且傅燮那刚刚十三岁的儿子傅干也劝自己的父亲说:“国家昏暗,天下已叛,我们兵少不能自守,今乡里羌胡原先受到您的恩德,打算让您弃郡而归,请您答应他们的请求,等到乡里,再求机会以济天下。”
但是傅燮慨然而叹,喊着傅干的小名:“别成,你知道我是必然要死的。当今朝廷虽然腐败,但还没有到暴君殷纣王那个地步,世乱之时,我一个食国家俸禄的人怎能避险弃难呢?我一定要守城到死。你有材质,愿你自勉。”
于是乎,傅干和左右将领泣不成声,而傅燮振作精神,穿上战袍,打开城门,率领守军一马当先的向叛军了冲击,勇敢地战死在阵前,于是朝廷追封傅燮为壮节侯。
因为灵州傅氏是北地郡一大望族,傅燮的儿子傅干在父亲傅燮战死之后,在主簿杨会的保护下回到了灵州乡里,后来也成为曹魏名臣,官位做到扶风郡太守,傅燮的孙子傅玄也是晋初著名的文学家,历任御史中丞、太仆、司隶、校尉、驸马都尉等官职,为官清廉,受到人们的尊敬,而且这傅玄博学能文,曾参加撰写国吏魏书,又著傅子数十万字,评论诸家学说及历史故事,此后傅氏家族还出来许多名人,傅氏家族的许多名人都被宁夏地方志书收录,傅家的许多故事至今仍在宁夏民间流传,也算是在现代比袁家还要有名的家族了。
而且刘鑫以前在现代的世界时,就曾经去宁夏旅游过,参观过傅家巷。
话归正传,刘鑫也不得不承认,这傅燮的确是一个人才,值得刘宽为了为他出头,跑来向汉灵帝告状,不过这现在也不关刘鑫什么事了,所以刘鑫也不想过多的纠结此事了。
于是乎,刘鑫又和毕岚聊了起来,毕岚也说起了自己想告诉刘鑫的第三件事,“对了,王爷,之前你交给我的翻车与曲辕犁的模型已经制作出来了,并且得到了陛下的认可与赞赏,不仅赏赐了在下许多好处,而且还已经命人将这些翻车与曲辕犁的图纸都复制了几千份,准备送往大汉各地,让各地的官员负责推广翻车与曲辕犁,而且在在下的努力下,翻车与曲辕犁的推广都会和当地官员的年终考核成绩挂钩,相信很快就能够将翻车与曲辕犁彻底推广开来了。”
刘鑫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便不由得眉头一挑,喜上眉梢,毕竟前几天刘鑫还在和苏佳念叨,这翻车与曲辕犁自从让毕岚交给了汉灵帝之后,就一直没有什么消息了,这让刘鑫有些郁闷,毕竟像翻车与曲辕犁这样的好东西,早一点推广到大汉各地去,就能够早一点给大汉百姓们带来好处,结果没想到一直就没了下文,这让刘鑫恨不得去宫中找汉灵帝好好谈一谈了。
不过现在就好了,按照毕岚的说法,汉灵帝在得到了翻车与曲辕犁的图纸之后,便命令了宫中的御用工匠按照图纸来制作了十多个翻车与曲辕犁的模型,并且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与刘鑫当初告诉毕岚的一样,绝对是改善大汉农业的“神兵利器”,于是乎,因为汉灵帝不知道翻车与曲辕犁的图纸是刘鑫交给毕岚的,所以就将毕岚视为了翻车与曲辕犁的发明者,给予了毕岚各种好处,包括大量的金银珠宝,还有爵位,最重要的是毕岚得到了汉灵帝的大力支持,能够更好的将翻车与曲辕犁推广到民间去,这也是刘鑫最想要看到的结果了。
当然了,毕岚准备要将汉灵帝赏赐给自己的金银珠宝,都送给刘鑫,毕竟翻车与曲辕犁的真正发明者可都是刘鑫,而不是他毕岚,他现在能够因为刘鑫给予的翻车与曲辕犁的图纸获得爵位与名望,已经是非常高兴了,所以怎么能够继续贪图这些金银珠宝呢?
不过刘鑫现在缺钱吗?
当然不缺。
刘鑫现在可以说是钱多的花不完了,怎么可能会要毕岚给自己的这些金银珠宝了,所以刘鑫果断的拒绝了毕岚的提议,毕岚自然是对此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听刘鑫的话,安安心心的收下这趣÷阁钱了。
刘鑫又和毕岚随便的闲聊了一会儿,便远远的看见汉灵帝,正急冲冲的向自己这边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