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248章 心动的朱元璋【求全订】

第248章 心动的朱元璋【求全订】(1 / 1)

第248章心动的朱元璋【求全订】

大明皇宫的皇极殿内。

朱元璋正看着手中的一封军报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眼神。

朱瀚进来之后,他看着朱瀚说道:“七五,你看看,这是徐达派人送来的情报。”

朱瀚结果情报一看,原来是关于王保保这些蒙元残余下落的汇报。

自从王保保被徐达偷袭丧失了伊力巴里地区之后,就一路率军西逃,根本不敢向东反击。

开始的时候,明军在徐达的带领下,先在当地稳固防守,修筑堡垒,囤积粮食,做好了一切防守的准备。

但却迟迟不见王保保等蒙古大军前来攻打。

甚至于连蒙元军队任何踪迹,都看不到了。

一时之间。

明军对于蒙元朝廷到底去了哪里?

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终于,现在徐达派人送来了情报。

在上面写着,根据一些商人的描述,还有一些抓获的金帐汗国溃兵提供的说法,王保保率领蒙元残余击败了金帐汗国的军队,攻破了萨莱城,杀掉了金帐汗国可汗纳兀鲁斯。

朱瀚也是大为惊讶。

他对老哥朱元璋说道,“想不到王保保,还真是个人才,这么短的时间,竟然就把强大的金帐汗国给灭掉了,怪不得一直没有他们的踪迹,原来跑了这么远。”

朱元璋对于这个情报也是非常的意外,他用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说道,“这下可麻烦了,王保保跑的这么远,我们要想再消灭他,可真是千难万难了。”

朱元璋刚才已经在地图上看了一下,金帐汗国的萨莱城距离大明控制的哈密一带,最少也得有四五千里之多。

这么远的距离,再加上中间全是穷山恶水的戈壁和草原,大明的军队根本不可能追杀过去。

哪知道朱瀚却对这个情况丝毫不以为意。

他把手中的情报奏折放下,对老哥朱元璋笑着说道:“在我看来,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王保保既然已经跑了这么远,他肯定也不想回来了!”

“这样的话,我们大明的国策,也应该变一变了,哥!”

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一阵疑惑不解。

“改变国策?改变什么国策?”

朱瀚说道,“哥,我们要改变的国策当然是对于蒙元的策略,王保保已经跑了这么远了,大明现在是鞭长莫及,是时候改变一下国策,巩固消化一下,现在刚刚到手的西疆地区了。”

朱瀚可不是那种只知道猛打猛冲的楞头青,他肚子里不仅有一堆的战术战法,更是有许多合纵连横的计谋。

现在王保保跑了那么远,已经对大明构不成什么威胁。

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合纵连横的外交手段,效果远比耗费巨大的军事行动要有用的多。

朱瀚所说的合纵连横,乃是一个国家政权成熟的标志之一。

他随后向老哥解释了自己的想法。

大明现在的军事力量已经算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但是要想再占据更多的陆地地盘,就要受限于现在明军自己的投送能力。也就是说,大明现在想要把一个士兵派到万里之遥,不仅要花费将近一年的时间囤积物资和运送士兵,而且还要承担后续的维护花费。

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足以让朝廷财政都陷入非常吃力的窘迫境地。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在超过这个投送能力极限之后,一旦在边疆的战争当中露出任何一点劣势。

随后的补充都是非常的困难。

比如大明现在在哈密一带布防的军队,耗费的粮草是在辽东布防军队的五倍有余。

而且,这已经是把西北地区所有的运输车辆和马匹都使用上的情况,一旦明军在哈密地区遭受了损失,至少五年之内是没有办法填补伤员缺损的。

所以,大明现在在边疆地带尽量减少大规模的消耗作战,改为利用自己自身的政治军事优势,从文化和心理上巩固边疆。

“什么文化和心理?”老哥朱元璋对于这个新冒出来的概念又是一阵惊奇。

这令他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朱元璋的印象当中,开疆拓土无非就是政治和军事。

政治上巩固笼络人心,军事上打服对手,除此之外他想不到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

朱瀚微微一笑,继续对老哥解释道,“这些边疆地带,我们汉族的人口占据数目实在是太少了,比如在哈密一带,当地的畏吾儿人恐怕有半数之多,其他剩余的蒙古人克烈人也差不多有三到四成,真正的汉人或者汉人后裔,也就有一两成,我们如果不从文化上把他们给彻底征服,将来必然会耗费无数的钱粮和精力在军事上,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把哈密地区巩固好。”

朱瀚说的这话可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现在哈密地区,因为之前蒙古人的压迫,自然都投靠了明军的麾下。

一旦安定下来,当地人数上占据优势的畏吾儿等人,恐怕会有其他谋求自主和分离的心思。

大明到了那个时候要想维护边疆的统一,可就要耗费极大的精力了。

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从开始就双管齐下,在军事政治手段的同时,立刻从文化和心理入手,把他们给彻底同化过来。

“七五,你跟我说说,你到底打算是怎么办?”朱元璋立刻问道。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这些边疆民族与我们曾经有过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的蒙古人!

蒙古人现在已经被赶跑了,时间一长,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他们与我们之间恐怕也难免会产生新的矛盾。

其实大多数的矛盾都是因为彼此之间沟通不好,我们说的一件事情在他们听来,却会认为是另外一件事情,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在边疆地区大力推广大明的官话和汉字。做到车同文书同轨,把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做过的事情,在遥远的边疆地区再做一遍!”

听到朱瀚这话,老哥朱元璋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他一边抚着自己精心留出来的两撇胡须,一边点头说道。

“这个点子,咱以前也想到了!当年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车同轨书同文,到现在我们都还得学他呢。咱以后如果能像秦始皇这样,给子孙万代留下这么一个好法子,也不枉当这一回大明皇帝。”朱元璋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听到老哥朱元璋的话,朱瀚非常有自信的点点头说道:“当年秦始皇留下的政策都是在政治上的,现在老哥伱只要听我的,给咱们大明留下一套文化上的,不!应该说是精神上的大一统,那必然也将会跟秦始皇一样名垂千古,后人无论经过多少代人都会知道你的伟大!”

老哥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脸色都激动的通红起来。

“真的吗?那你快说说,想让咱怎么做!”

朱瀚不紧不慢的说道,“其实这些事情咱们也已经算是得心应手了,并不是多么新奇的招数,就比如刚才我说的推广大明官话和汉字,在蒙古草原上现在不就已经做的很好嘛!”

朱元璋听到这话也是露出满意的微笑。

自从蒙古人崩溃之后,草原上就一直受北平都护府的管辖。

那里的蒙古王爷们已经被大明尽数收编,他们全部交出了手中的草场和山林土地。

绝大部分的蒙古王爷都搬到了北平去享清福去了。

这些交出来的土地,大明也不是白白占有,而是每年付给他们租金。这些土地和草原被分配给蒙古各个部落的牧民,牧民们不再受王爷和领主的管辖,而是直接受大明官府的管辖。

这样一来,就省了一层“中间商”赚差价,他们上交的税赋和贡品就少了非常多。

牧民们生活比原来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幸福度一上来,对于大明自然是发自内心的拥护。

朱瀚紧接着说道,“我们在草原上实行的政策,无非就是拉拢分化他们的上层,然后让利于给他们的下层百姓,这样一来没有了上层贵族领头闹事,下层的百姓得到了实惠,就再也不会有人想要反叛我们大明。”

老哥朱元璋自然是聪明人,经过朱汉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对朱瀚说道:“你说的咱都懂了,就是说把在草原上已经获得成功的经验,在哈密这些地方在推行一遍是吧?”

朱瀚点点头说:“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随后又说道,“可是哈密那里跟草原上又有不同,当地许多都有大批的城镇和和村寨,他们的人口可比草原上多多了,仅有的一些绿洲土地恐怕还不足以用来给下层百姓们分配实惠吧。”

朱元璋这个话说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哈密那里的情况,跟草原上有很大的不同。

当地虽然也有大片的土地,但许多都是戈壁沙漠,几乎所有的人口都聚集在一些绿洲和部分草原上。

就算把他们的上层贵族手中土地,全部都掌控在官府手中,分配给下层百姓,每个人也不会非常多。

朱瀚笑着说道:“这一点其实也不是问题,每个地方情况不同,自然可以因地制宜,蒙古草原上地处偏僻,除了放牧之外也闹不出什么别的花样,而哈密这个地方不同,处在东西交会的丝绸之路上,我们不仅可以在土地上做文章,给下层百姓分配一些土地实惠,更可以拉拢许多中下层的商人,在商业上让他们分享到实惠也是一样的道理。”朱元璋顿时明白了朱瀚的意图。

商业的重要性,朱元璋现在可是深有体会。

大明现在国库充沛,有很大的功劳就是因为江南地区和几个港口的商业繁荣,为官府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才可以供养如此庞大的军队和官员,而且还有很多的财力去实行普及新学教育。

当然朱瀚所说的让利给中下层百姓,绝对不是对他们敞开圣母情怀,只给他们送好处送温暖,而不提什么要求。

朱瀚的策略是让这些哈密地区的中下层百姓和商人们得到经济上的实惠,改善他们的民生和条件,而对于他们其他方面的诉求,则要严格按照大明官服的制度进行。

比如什么尊重特权,是绝对不可能获得允许的,无论他是维吾尔人还是哈撒人还是蒙古人,或者说是汉人,都必须应该服从大明官府的管理。

当然也不论他们是什么宗教信仰,所有人在大明律法面前一律是人人平等。

这话听起来平平无奇,但真正实际实施之后,将会让大明朝廷受益无穷。

“以后天下的形势会越来越复杂,等到民众觉醒的时候,许多民族都会觉得自己是某一片土地的主人,特别是这些边疆地带,他们会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如果不从源头上扼杀他们这种分离独立的思想,将来必然会酿成大祸。”

朱瀚说的之后这番话,可绝对不是没有根据的。

后世历史上各地民族主义抬头,造成各种分离势力崛起,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大明将来严守这三个治理边疆的策略。

第一就是推广大明的文化。主要是官话和使用汉字,让这些边疆民族的百姓们知道自己属于中华文化一部分。

第二个则是斩断这些边疆贵族和普通百姓们之间的联系,具体手段参考在草原上分化打压各个部落的贵族。

采取赎买或者租赁的方式把他们手中掌握的土地草原等生产资料给收归国家所有,然后再由国家把她们分配给需要的普通百姓,从而建立起国家朝廷直接管辖百姓的制度,杜绝了这些民族主义崛起的土壤。

第三步,这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边疆上的官府都要严守底线,而不是一味的姑息纵容,这个底线就是各族平等,各种文化都必须以中华文化为中心,各个民族的文化再灿烂辉煌也不能够成为他们分离割据的理由,坚决杜绝以闹治国,或者换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说,坚决杜绝那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政策。

只要做好了这三条,那么将来大明的边疆必然会稳固。

老哥朱元璋与朱瀚商量之后,便决定把这些国策以将来祖宗之法的名义彻底固定下来,毕竟这三条国策的前瞻进步性,足足领先这个时代数百年。

哪怕到了现代文明社会,也是行之有效的。

让后世的子孙和朝廷遵守,必然没有半点害处。

说到这里,朱瀚便又向老哥朱元璋提醒道,“哥,最近草原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数的牧民百姓们都在都在大明的统治下过上了好日子,今年是在北平举行各部落联盟大会的,你是不是应该亲自去主持一下这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会。”

朱瀚的话让朱元璋确实有些心动了。

最新小说: 毒士:拥兵四十万?还隐忍个屁 斗罗:开局无敌,从女神抢婚开始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抗战之铁血战刀 开局融合李存孝,从攻略皇后开始 抗战:我有无限大礼包 为奴十年 和忍者恋爱吧! 现代亲妹?不熟,我妹妹晋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