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吉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可是父皇光顾着生我和大哥的气了,显然没想到这些,他还要劝和我们三兄弟,并且让我做东,三日之后父皇会和大哥、二哥一起来咱们齐王府。”
子仪眼睛一转,得意地笑道:“元吉,这可是个除掉李世民的好机会啊。”
元吉吃了一惊,“啊?除掉二哥,怎么除?”
子仪道:“若论平时,想除掉李世民得有多难,他武功好,又有士卫在身边,况且咱们也进不了秦王府。现在不一样了,他要来咱们齐王府,还是跟着父皇一起来,那他就不能带士卫,也不能带兵器,这还不是好机会吗?”
元吉一听哈哈大笑,“你说得对,这真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我这就去找大哥商量。”
子仪一把拉住元吉的袖子,“别去!大哥本就是心慈手软的人,这又刚挨了父皇一顿训,他不会同意这么做的,你去跟他商量这事就做不成了。”
“好,那这事咱们就自已干。”元吉阴阴地笑道,“三日后,我在齐王府大和阁设宴,命我的心腹宇文宝埋伏在大和阁周围,以摔杯为号,非杀了李世民不可!”
三日之后,世民陪同李渊莅临齐王府,建成已经早一步到了,摆上宴席,父子四人坐定,并不让人在旁侍伺,就连子仪也不行,因为李渊要对三个儿子说点知心话。
李渊道:“自从我李家得了天下,咱们父子四人很久没在一起好好吃顿饭了。今天坐在一起,不免让朕想起以前的岁月,你们可知朕是如何娶到你们的亲娘太穆皇后的?”
父母之间的往事,他们还真不知道,兄弟三人齐齐摇头。
“那时候还是在北周的时代。”李渊的神思飘回了遥远的年代,“朕七岁丧父,袭了唐国公的爵位,但失去了父亲的庇佑,一个七岁的孩子能干什么?所以那些士家大族并不瞧得起朕,于是朕只能自己发奋努力。而你们的母亲则是襄阳长公主的女儿,周武帝很喜欢这个外甥女,把你们的母亲自幼就接到宫中抚养。
那个时候北周为了对付北齐,与突厥交好,所以周武帝便娶了突厥的公主为后。但这纯属政治联姻,周武帝并不喜欢这位来自突厥的皇后,于是对她也很冷淡。而你们的母亲当时还是个小小的女童,竟然对周武帝说:‘舅舅,现在江南和北齐还没有平定,突厥很强大,有了他们的支持,统一大业才能尽早完成,舅舅应当控制自己的感情,好好待皇后,突厥才会帮我们。’堂堂周武帝,一代枭雄,竟听从了你们母亲的指点。
再后来,隋文帝篡夺北周政权,你们的母亲扑到床上痛哭,发狠地说:‘只恨我不是男儿,不能拯救舅舅家。’
你们的母亲论见识、胆识都是如此地卓而不群,当时的士家子弟谁不想娶她为妻?上门提亲的多了去了。可是你们的外公说:‘此女才貌双全,不可妄以许人,当为之求贤夫。’于是你们的外公搞了一次暗中选婿,在自家门屏上画两只孔雀,暗中约定能射中孔雀眼睛者当选。当天去了很多人,都没能射中,只有朕两发两中孔雀之眼,这才能娶到你们的母亲。”
建成听了唏嘘感叹:“没想到父皇是这样娶到母后的。”
李渊道:“是啊,所以朕很珍惜这段姻缘,与你们的母后一直伉俪情深,朕登基为帝,也只追封她为皇后,不会再立后了。”
世民叹道:“父皇对母后的深情,着实令人感动,母后泉下有知也定当欣慰。”
李渊叹了口气“那可不一定啊,朕对她的感情她是知道的,但朕却没把儿子们教导好,令你们兄弟不睦,让朕如何与她交待?”
“父皇……”听李渊如此说,兄弟三人齐齐地跪到地上。
李渊道:“都起来吧,今天朕就是想让你们兄弟三人把误会解开的。世民,朕问你,你身为左右十二卫的禁军统领,负责宫内的安全,你大哥的东宫前些日子竟有刺客进入,你可知道?”
世民一听,惶恐道:“儿臣确实不知此事,是儿臣失职,请父皇责罚。”
李渊道:“责罚就不必了,你以后要多加小心,不可再发生此类事情,让你大哥不安。”
“是。”世民答道。
“还有子仪和子轩姐妹的事情,朕今天也想当面与你们说清。”李渊捋了捋胡须,“元吉你当初在晋阳明知子仪是世民的女人还设计强娶了她,这是你的不对,朕见木已成舟并没有追究,但这不表明父皇认可你的胡作非为。趁此机会,给你二哥道个歉。”
“是。”元吉不情不愿地给世民行礼,“二哥,这件事情是弟弟不对,是弟弟好色,对不住二哥。”
世民扶起元吉,道:“没事了,都是过去的事,二哥不在意了。”
李渊道:“这样才对嘛!还有子轩的事,朕知道建成你喜欢子轩,但无论如何她现在已是世民的妃子了,你不可再因此心存芥蒂,知道吗?”
“儿臣知道了。”建成答道。
李渊又道:“还有世民,大唐的建立你的功劳最大,这个朕知道。朕给了你‘天策上将’的职位,也赏了你不少的钱财,就连子轩你想从宫中弄出去就弄出去了,你也该如愿了吧?以后不可居功自傲,让人怀疑你有野心,明白吗?”
世民答道:“儿臣明白了。”
“好了,朕今天说的也够多的了。”李渊舒了一口气,“总而言之,朕希望你们兄弟三人从今天起能够尽释前嫌,重归于好,为此朕敬你们一杯。”
兄弟三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父子四人又说了些闲话。建成内急告退而出,回来时却发现大和阁外刀光剑影,明显是元吉埋伏了人,建成心中暗叫不好,赶快往大和阁里进。
此时只见元吉正端着酒杯对李渊说:“父皇驾临齐王府是儿臣莫大的光荣,父皇的教训儿臣一定会谨记在心,儿臣敬父皇一杯,谨以这杯酒表明心迹。”R1152
书迷楼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书迷楼(.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