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经济学家把消费这种极为昂贵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为称为炫耀性消费,表明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显示自己的身份。利用收入优势,通过高价消费这种方式,高收入者常常能够有效地把自己与低收入者分开。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是一个喜欢炫耀自己的人。他常常大摆婆宴席,宴请天下宾客。每次宴会,餐桌上的用具几乎全是用银制成的,唯有他自己用的那一个碗是铝制品。为什么贵为法国皇帝,却不不用贵而亮丽的银碗,而用色泽要暗得多的铝碗呢?
原来,在差不多200年前的拿破仑时代,冶炼和使用金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宫廷中的银器比比皆是。可是,在那个时候,人们才刚刚懂得可以从铝矾土中炼出铝来,冶炼铝的技术还非常落后,炼铝十分困难。所以,当时铝是非常稀罕的东西,不要说平民百姓用不起,就是大臣贵族也用不上。拿破仑让客人们用银餐具,偏偏自己用铝碗,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和尊严。
这事要拿到现在,一定十分可笑,因为在今天,铝不仅比银便宜得多,而且光泽和性能都远远比不上银。铝之所以变得便宜宜,是因为后来人们发明了电解铝的技术,可以大量生产铝。铝已经非常普遍,谁还会像当年的拿破仑那样拿它来炫耀呢?
经济学家把消费这种极为昂贵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为称为炫耀性消费,表明这种消费行为的目的不在于其实用价值,而在于显示自己的身份。此外,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商品的价格具有很好的排他作用,能够很好地显示出个人收入水平。利用收入优势,通过高价消费这种方式,高收入者常常能够有效地把自己与低收入者分开。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这个概念最早由凡勃伦在其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一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一书中提出。凡勃伦认为商品可分为两大类:非炫耀性商品和炫耀性商品。其中,非炫耀性商品只能给消费者带来物质效用,炫耀性商品则会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所谓虚荣效用,是指通过消费某种特殊的商品而受到其他人尊重所带来的满足感。他认为,富裕的人常常消费一些炫耀性商品来显示其拥有较多的财富或者较高的社会地位。
如今,年轻的“80后”富家子弟们正逐渐走向公众的视野,与他们的父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不同,他们一出生便是富人,并成为社会的一代新贵。他们中间一些人大手大脚的消费更为社会所诟病,“纨裤子弟”便是人们送给这些人的“雅号”。名车豪宅,香槟美酒、名牌着装之所以会频频成为“富二代”追求的对象,归根到底是其“炫富”心理在作怪。
这种炫富心理其实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多时候,人们买一样东西,看中的并不完全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东西显示自己的财富、地位或者其他。在我国,炫耀性消费增长的速度远远快于经济增长。
有人总结中国富人和欧美富人的奢侈品消费最大的区别在于:在中国被购买的主要是服装、首饰、手表、皮具等个人生活用品,非常表像化;而在欧美地区,最被看重的奢侈品主要是汽车、游艇豪宅,此外还有艺术品收藏。中国消费者并不看重奢侈品的品牌文化与内涵,而是在用价格卷标来区分奢侈品。集体购买及跟买也是中国富人的特色。据报道,十多位温州商人花费1.3亿元人民民币,团购了22架私人飞机;山西煤炭老板看车团一次集体买进20辆悍马。
不正常的炫耀性消费所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当人们看重自己的财富地位、权贵身份时,就要尽其所能地炫耀和攀比,把人生的目方和意义定位在不断满足日益升级的炫耀需求上。在很多腐败案例中,一些高宫为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大肆进行炫耀性消费,并为满足欲望而放弃原则和法律,进行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直至腐化堕落。
此外,炫耀性消费会导致资源浪费。投入大量的资本和消耗大量的资源生产炫耀性商品,为了摆阔一掷千金、大肆挥霍,这种非理性的消费浪费了本可以节省的资源和财物。我国资源状况已经制约了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基本需要的资源都难以保证,而炫耀性消费对资源特别是稀缺资源的耗费,则直接影响创造节约型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消费不仅使大量的奢侈品生产耗资巨大,而且这些消费者又以惊人的铺张浪费将奢侈品化为废弃物。浪费的财富只是满足了富有者的虚荣心,这无异于实际财富的低增长和社会整体福利的下降。
总之,奢侈性消费能够满足富有者的虚荣心,但是,不正常的炫耀消费所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