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和孙灿陪着李小二去车站,帮他看看位置。
要是买房买地,还得靠王大眼这样的坐地虎。车站不远,老崔相中了一处饭店,生意冷清,门面很破。
爷三都觉得不错,尽管已经吃过了,爷三还是进去,点了三菜一汤和酒,看看手艺。
等菜的时候,老崔四下看了看,回来说:地方够大,是个前店后宅。生意小,够糊口。生意大,能扩大。非常好。
一上菜,爷三立马笑了。
家常菜的做法,店主老婆的手艺,酒那么差,兑了水了。
叨了两筷子,结帐出门了。
德康老头拿个扁担在车站外揽活,看见他们了:相中这里了?
爷三点头。
德康生意不做了:我找大眼和桥上去,给你买下来。
李小二说:店铺咱们爷俩买下来,后面那宅子,我出钱买下来住。
德康说:行!你等好吧。
爷三也不回去,围着车站一带,继续转,看来看去,也不是没有更好的地界,不过看门头,也不是小二买得起的。
爷三都很满意,老崔答应等开了业,给小二找个鲁帮小厨子帮忙。估计生意热火不到哪里去,帮厨跑堂啥的,还是临时用本地人比较好。
爷三转到车站门前,恰好碰到出站,竟然碰上一大波熟人。
鲁帮淄川楼的一帮子出站,迎头碰见老崔。
两下都是一愣,老崔看他们样子,似乎十分穷迫,带他们去王大眼茶棚喝茶吃点剩饭,不让他们花钱。
那一帮子一开始都沉着脸不说话,等到了茶棚一上饭,给饿死鬼似的。人也活过来了。
孙灿说:靠!要传出去,你们还在鲁帮混吗,有大厨子象要饭的吃法吗?
老崔问:你们师傅呢,瞧你们这样子,连个领头的都没有,不会是他出事了吧?
老几位擦擦嘴,放声大哭。
王小辫旁边说:没见你们带孝呀,哭啥?
领头的中年胖子大哭:师傅不要我们了,我们现在一天就吃一顿饭。崔师傅!您给我们口饭吧,我们不要工钱!
老崔大惊:赶紧起来!慢慢说!
李小二,孙灿和王小辫把人搀起来。
王大眼满头大汗跑进来:李师弟,饭馆我给你买下来了,这是房契和地契。你和二长老去官府过完户后,你再给我钱!
淄川楼的几个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小二,大家以前都认识:小二,你现在都自开门面了。
李小二:我给我师傅说,我本事有限,当不了大饭庄的红锅师傅,自己买个小店,好赖混个全家衣食无忧。这不,师傅帮我寻了地,我同门们帮我买下来了。
淄川楼的几个更加难过:瞧瞧人家崔师傅!
原来淄川楼的东主是相王府,京城大乱的时候被烧成平地了。没死的厨师班子无处可去,到处找活不成。相王家的管家和厨师班子开了个会,淄川楼得重建,得有一阵子。师傅们,王府养起来了,给王府做个宴席啥的。
小厨子,帮厨们被抛弃了。
这几个就落的这副下场了。
去鲁帮申述,也无果,据说不少原先鲁帮安置到各大饭店的临时人员,为挣饭碗,给原先班子也打起来了,鲁帮威信全无。
几个难兄难弟无奈,想去塘沽找机会,实在不行去挖几天河堤,等着官府遣返回乡。
之所以在西梁河站下车,是因为大家被逮住逃票,撵下来的。
大家都奉承老崔仁义,对徒弟们好,大徒弟继承了蓬莱阁的班子,二徒弟自己开张,----
等等!
老崔问:你们说蓬莱阁咋回事?
大家吓了一跳,吞吞吐吐把事情说了。说蓬莱阁的人漏的信,崔师傅带着两个小徒弟,卷了行礼让位了,说去了塘沽。
李小二和孙灿都是大怒。
老崔也是黯然,却说:是这么回事!塘沽西运合的老掌柜请过我,让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