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以南阳太守的身份名正言顺的入主南阳,在南阳几大世家的默许之下接管了南阳,同时南阳三十七县的三十七名县令纷纷向袁术表示效忠,让袁术在不损一兵一卒的情况之下顺利掌控了南阳。
不过在几个月之前孙坚北上参加诸侯讨董会盟将前任南阳太守张咨杀害,到现在袁术担任南阳太守之位,这中间的几个月时间南阳一直是处于无主的情况之中,虽然南阳本土的几大世家帮忙稳住了南阳,但是这段时间南阳郡境内还是滋生了不少匪患。
当然,这些对于现在的南阳太守袁术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他麾下武将众多,不说纪灵、俞涉两员骁勇战将,就说其他的陈兰、雷薄、张勋、刘勋、桥蕤、乐就、梁纲等人虽然能力算不上一流,但是对付这些山贼匪患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在掌控了南阳之后,袁术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现在在鲁阳的陈兰、雷薄二人将袁耀在洛阳城内搜集的四五千卷书运来宛城。宛城是南阳的郡治所在,而南阳接下来将会是袁术的大本营,所以袁术基本都是会在宛城之中,这个时候将那一匹书籍运过来就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了。
四五千卷书,即使是出身汝南袁氏的袁术也不免会想办法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么多的书如果不放在自己随时能够看到的地方,是谁都会感到担心,四五千卷的书已经是能够引起不少人的眼红了。
而且在袁耀的建言之下袁术也明白将这四五千卷书弄成自己的收藏发挥出来的效用远远不如以这四五千卷书为诱饵引诱更多的士子来投入自己的麾下。
只不过袁术出身世家,对于世家子弟的能力明显是更加的信任,当然,这指的的中低层人才,真正顶级的大才其实出身世家和出身寒门的人数相差不多,而如果有真正顶级的大才来投入自己麾下,那么袁术才不会去在意他是不是出身世家。
袁术明白一旦自己将这四五千卷书的消息放出去,必然会有很多人来投入自己麾下,只为了自己手中的那些书籍。不过这四五千卷的书籍实在是太过重要,袁术直到现在也还在考虑是否用这四五千卷书来吸引那些士子投入自己麾下。
袁耀很想说袁术的担心实在是很多余,不过袁耀也知道现在袁术麾下能够对这件事拿主意的只有袁术一人,自己虽然是袁术的儿子,但是很明显在这件事上并不能代替袁术做决定。袁耀只能是用各种方法促成袁术做这件事。
不过好在现在哪怕袁术不用这些书籍去招揽士子,以袁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嫡子的身份,手下也不缺中低层的文吏,只要等一段时间袁术担任南阳太守的消息散播出去,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士子来投靠袁术了。
这就是袁术身为汝南袁氏嫡子在如今这个乱世之中所能获得的最大优势,和其他诸侯为麾下文吏欠缺而头疼不同,袁术和袁绍手底下并不缺中低层的文吏,因为汝南袁氏的光环加成可以很多文士来投靠他们。
但是这些来投靠的人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能够和世家子弟扯上关系,这样发展下去以后袁术麾下大部分就是世家子在替袁术治理一方,这不是袁耀所希望看到的。
袁耀深知世家对于一个势力的危害,不可否认的是一旦有了世家的帮助,一个势力对于麾下势力范围的治理会很轻松,但是也埋下了隐患,一旦这些世家有了异心,他们凭借各大世家之间藕断丝连的关系,很可能就是将一个庞大的势力给颠覆掉。
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也为了尽量减少袁术麾下世家暗地里的小动作,袁耀才是从洛阳城里弄来了大量的书籍来吸引那些寒门士子加入袁术麾下,为的就是不让袁术麾下世家独大,让寒门和世家能够互相制衡。
世家做大,则家在前而国在后,当大难临头之际,世家子弟多数考虑的是家族而非自己效忠的势力,而且世家对于土地和人口有着一种难以理解的掌控欲望,一旦世家做大,大部分的田地就会被世家暗中收入囊中,到时候必然会想方设法的逃避税收,一旦收不上税,一个势力还谈何发展壮大?
但是寒门做大也不可取,寒门子弟皆是出身微末,身居高位之后往往会忘记自己的本心,贪污受贿的情况比起世家子弟来说更为严重,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些寒门子弟出身微末,所以他们知道贫穷的痛苦,为了自己的后人不再和自己一样受到贫困困扰,他们会想方设法的聚拢财富,为后人留下大量的足以过上一辈子荣华富贵生活的财富。
无论是寒门做大还是世家做大都不是什么好事,最好的情况就是寒门和世家互相制衡,只有这样一个势力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的稳定。虽然这样会让寒门和世家之间争斗不休,可是比起寒门或者世家做大之后必然发生的情况来说要好上很多。
虽然现在袁术还没有下定决心用这四五千卷书籍招揽寒门士子,但是袁耀会想办法让袁术做出这个决定,因为这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而除了让陈兰雷薄将那四五千卷书护送到宛城,袁术还做了的一件事情就是让麾下第一大将纪灵出面负责的募兵一事。
入驻宛城之后,袁术感觉自己手下的一万八千兵马太少了,现在又是坐拥南阳这个有着至少两百万人口的天下第一大郡,袁术便是生起了扩充麾下军队的心思。
掌控了南阳之后,袁术也是发现以他手下的一万八千兵马,守住南阳是绰绰有余,但是想要扩张自己的地盘,那是远远不足的。
基于这个考虑,袁术和南阳几大世家交涉了一番,最后由纪灵亲自出面负责在南阳三十七县境内招募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