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想起来,还没给房钱,他找到老头,给了他房钱。
老头看了一眼王三的哨棒,说:前两次算我白送的,明天再拿我的哨棒,得要钱了!
王三说,休要啰嗦,几天就上山,明天就不回来了。
老头嘱咐说,要是过了山,真没什么事儿,就回来告诉我一声,我也想去看看。
这座山,多少年来,从没有人走过。
已经没有路了。
王三只好走草浅的地方。
走到半山腰时,王三又累又渴,找了块大青石坐下喝水休息。
他抬头喝水的功夫,忽然看见一只斑驳猛虎正在下山。
好大一只老虎啊,慢慢地近了……
头上一个赫然的“王”字……
王三忍不住尖叫了一声,老虎转头看见了王三……
王三看见老虎,先是一阵惊吓,后来一想反正是一死,不如一搏。他猛地一使劲……竟然站了起来。
他要准备一场生死之战。
这只老虎仔细的看着他,一边看一边慢慢地向后退。
忽然,老虎在后退的过程中脚底一滑,折了个跟头向下滚了几圈,接着老虎跳了起来向前一窜,一头撞到一棵树上。之后,爬起来,拼命地跑了……
其实,老虎是被吓跑的。
因为老虎没见过人,更惨的是,他的祖宗也没见过人。
这山几百年没人上了。
对于新生的事物,生物一般会有两种反应,第一是好奇,第二是恐惧。
但是往往先是恐惧,之后是好奇。
这并不奇怪,还记不记得《黔之驴》中: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与驴的命运不同,王三不会在这山中逗留很久,更不会让老虎观察一阵子。
他只是一个过客,因此,目前来说,他应该是无敌的。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一路上,王三遇到了很多猛兽,一个个都对他敬而远之。
这好比在人类社会中,天上掉下一个圆盘飞行物,没有人会跑上前去对着乱动,都是会先远远地观察,没啥问题再去拆了它。
走了几日,王三翻过了山,哇噻,好一番景色呀!
前面是山,后面是山,左面是山,右面也是山,四周都是山啊。云雾蒙蒙的山头像一个院子,而这山的中心,被它隔绝了起来。
王三紧忙的下了山,山下一块块的田地,整整齐齐,在微风下点着头。
前面是一个村庄,村庄内升点炊烟,与夹杂在房子间的树木交相辉映。
远远地,王三看见一个老人在练功。
这老人大约有七十多岁,正在举着个磨盘跑步。
王三打心底里佩服这个老人,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活这么大不容易,再说这磨盘至少也得有百斤重,这个老人却乐悠悠的把它当成把玩之物。
见王三过来,这老头好奇的打量着他。
王三问:老人家,您多大岁数了?
老头不高兴:什么老人家,我还小呢?才九十岁!
“那太长寿了!您还有家人吗?”
老头一直东边:你看,左肩扛着一头牛,右肩担着两头猪的是我哥,他每天这样跑三十多里!
王三问:“哦,您哥哥多大了?”
“一百零三了!”
“能把他叫过来吗?我想和他聊聊是怎么养生的。”王三问。
老头说:不行,跑完步他就得跟我妈去看亲戚去!
“您母亲还活着?”
“废话,我姥姥都还很壮实呢!”老头有点不高兴了:“不过,这些日子,我姥姥的婆婆坐月子,我姥姥照顾她挺累的,就这样,我姥姥她婆婆的奶奶还老挑肥拣瘦的呢!”
王三有点无语:“你们这里,年龄最大的是谁?”
老头回答:我们这年龄最大的是龟虽寿,龟爷爷,他大概有三百多岁了!
“带我去见他吧!”说罢,王三拉着老头就跑。
老头说,你停下,你走我前头,你知道路吗?
王三一想也对,就跟着他去找龟虽寿去了。
这里的人是晋朝战乱时,逃难人的后代。
一群人决心要寻找一片陶渊明所描述的世外桃源。
尽管没有找到,但是他们努力创建了一个世外山里。
他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这里生存了起来。
那时是战乱年代,如果有人闯入山里,山里人就会把他们杀了,以此来保证平静的生活。
慢慢地,他们过着和谐的生活,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生活规律。他们相互依靠,互相帮助,过得非常融洽。
他们彼此都坦诚相待,有好的东西相互分享。
因此,所有的祖传秘方,功夫绝学,秘传技艺,不再是独霸一方,每个人都可以享用。
这里,男女平等,众人平等。
他们都尽力去为这个环境做贡献,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实现一个美丽的世界,并且以此为荣。
否则的话,他们感觉对不起所吃的每一口粮食。他们怀着感恩的心去创造着新生活,如同外面的人怀着贪婪的心索取着旧生活一样用心。
王三来到一处院子,红墙,青砖,瓷瓦,短篱笆。院子中间一个老头正在晒太阳。
“龟爷爷,龟爷爷,你看看这是一个什么人?”老头一进门就喊着。
王三打量着面前这个鹤发童颜的龟虽寿。龟虽寿问:你是山外来的?
王三点了点头。
龟虽寿呵呵一笑:“那我们得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