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太子章被废,立了公子何为太子,因为这是公子何的母亲,赵武灵王最宠爱的妃子吴娃最后的遗愿。
多美好的爱情故事啊,都有些不忍心解剖了。太子章的母亲,是韩国公主。
太子何的母亲,是吴广的女儿。吴广应该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立过很多战功的人,而且很可能有戎狄背景。
是不是有点启发了?就是华夏农耕派和戎狄游牧派。赵国因为五国谋赵事件,开始朝游牧文化倾斜。
赵武灵王贪玩,把自己给玩进去了。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
他主持军事和外交,公子何主持内政。为什么这么做,听到最多的是培养接班人。
恐怕是赵武灵王不想把国家交给游牧文化,还有就是想在有生之年,让公子何过把君王瘾后,把王位弄回来,还给公子章。
随着对燕和秦继位者的干预,后来还会盟了诸侯,诸侯无敢不来,赵发现,华夏有他赵的一个宝座,不是要把赵排挤出中原。
他的内心回归了,自己真正想倾斜的一边,华夏农耕。废话,谁愿意倒退成戎狄蛮夷。
废太子也开始重新供暖,使其解冻,为重新登台,做准备。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刘邦的《鸿鹄歌》,刘邦想废太子刘盈,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但看到刘邦请了n次没请出山的商山四皓,跟着刘盈的时候,知道大势已去,刘盈羽翼已丰,就对着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唱起了《鸿鹄歌》,以表示自己无力回天,再改立刘如意。
赵武灵王高估了他的影响力,高估了太子章,低估了太子何。随着赵武灵王意识到,赵惠文王的羽翼渐丰,而且赵国的发展,井然有序,估计公子章回归,已经没有希望。
就替公子章向赵惠文王的亲信肥义,求封公子章为代王。肥义没有允许。
“请问武灵王,呃,不对,主父,求封不成,你有何感想?”,
“唉,特么的!他的位子都是老子给的,要个王都舍不得,本来就不是他的王位!”,后来主父以看墓为由,要求两人都去。
“走,陪老子看看墓去”,这种事,根本不可能拒绝。到了沙丘,主父和公子章住一屋,赵惠文王住一屋。
公子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千辛万苦的拿到了主父令牌,请赵惠文王去主父宫议事。
你傻逼,谁告诉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我想主父令牌,不是随便什么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到的啊,所以加点戏,烘托点气氛。
要主父直接递给公子章,才算是轻而易举吗?!生活起居都一起了,傻逼!
赵惠文王早有准备,他没去,肥义去了。里里外外,赵惠文王和肥义早就准备好,就等公子章登台开唱。
肥义没回来,就又有使者到来,知道肥义出事了,三下五除二,打败公子章,公子章逃入主父宫,被赵惠文王的将领围的主父宫,里三层外三层。
他们没有请示赵惠文王,理由是赵惠文王不好回答,杀不是,放不是。
最后采取不流入一滴水,一粒粮。赵武灵王英雄一世,最后落的如此悲惨境地。
最后游牧派胜?其实不是,赵惠文王不会改变赵的力量格局。他也有华夏农耕的血液,他爹赵武灵王那支,赵武灵王骨子里,还是华夏农耕派。
五国谋赵这个突发事件,才使赵武灵王转向。赵武灵王过了这关,给年纪轻轻的他,带来了无限荣耀,他的自信开始膨胀。
做出了一系列
“出格”的大胆之举,去秦国,秦才囚禁过楚怀王,以至于楚怀王客死异乡。
让位给太子,让给你,凭我对赵的贡献,对赵的影响力,也能拿回来。
问新王替旧太子要封地,我做出过那么多贡献,区区一王。这些都与他的过分自信有关,他的自信,大部分源于破五国谋赵。
他帮立的秦昭襄王,是在听到宣太后胜后,才取的巧。你赢了,你要立的,是你的一个儿子,我要立的也是你的儿子,做这样的选择,并不难,对于你,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对于我,则秦昭襄王的继位,表面上看,完完全全是我的选择。
他选择的,不是他喜欢或者和他合拍的,表面上是他的选择,实际上是宣太后的选择。
他窃了宣太后的胜利果实,贴上了自己的标记。但这样做意义很有限,一来秦昭襄王年幼,二来宣太后为了不让秦昭襄王受制于赵,直接把秦昭襄王架空。
其实不架空也没事,秦昭襄王和赵武灵王并没有走到一起。赵武灵王只有个助登位的名,没有助登位的实。
所以,灵字很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