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根大叔,我...”
看着马道兴突然如此,围着酒桌急忙转到马道兴面前的巴根,便是要扶马道兴起来。
此时一边扶着马道兴的巴根,一边还说:“马掌柜,都是我酒后胡说,马掌柜又何以至此。”
此时的巴根是死命的要扶马道兴起来,可此时的马道兴,却是撑着劲儿的硬是不起来。
被巴根打断话的马道兴,先是听着巴根说完话后,便又接着对巴根说:“巴根大叔,牡丹的过往曾经,道兴确实是不了解。
可是从认识巴根大叔到现在,巴根大叔的为人处事,道兴却是已经清楚。
好酒之人如果不是酒肉之徒,那就一定是仗义之人,巴根大叔此时在道兴的眼里,就是实实在在的仗义之人。
巴根大叔能给道兴介绍媳妇,道兴的心里自然是感激不尽,我马道兴又怎么会在意牡丹的过往呢?
如果道兴在意牡丹的过往,其实就是在意巴根大叔的为人,巴根大叔,道兴和牡丹之间的这门亲事,道兴愿意。”
马道兴在跟巴根说此段话的时候,不论是情绪的把控,还是语调的抑扬顿挫,都可以说是掌控的恰到好处。
此时听到马道兴如此说的巴根,已经是不停的点起头来。
此时如此跟巴根说的马道兴,不管他是否真的了解巴根的为人,其实这些东西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巴根是草原人出身,花花肠子相对要少一些,马道兴这么说了,巴根就这么理解了。
此时一边激动的点着头的巴根,还一边继续的扶着马道兴起来。
看巴根已经是应承了下来,马道兴也就没有再撑着劲儿的不起身。
看着巴根和马道兴如此这般,本来是当事人的牡丹,却好像是变成了一个局外人。
不过,哪怕是这样,此时在牡丹的心里,还是有所慰藉的。
这时候的牡丹是这样想的,其实连牡丹自己都看不起的牡丹自己,只要是马道兴能够应承下来这门亲事,一切便没有任何的问题。
哪怕马道兴做此决定是另有考虑,此时牡丹的心里也不会在意那么多。
只要马道兴决定要娶她,牡丹就一定会答应下来。
内心世界是这样的牡丹,其实和先前的她想要嫁给巴根的想法是如出一辙。
嫁给谁对于牡丹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只要能嫁给一个不错的人,然后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牡丹就觉得很满意了。
这样的牡丹,其实是她自己对她自己的鄙视。
且不说马道兴会不会嫌弃牡丹,最起码牡丹自己是嫌弃自己的。
不过事情发展到此时此刻,这一切一样也不再那么重要。
既然事已至此,两个当事人都没有意见,那酒桌上的气氛就立马恢复正常。
其实此时酒局上的气氛,已经是比前一会儿更加的热闹。
不管大家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给予马道兴和牡丹的祝福之词,却是此起彼伏的一直没有停止。
至此,马道兴和巴根的关系高度,便以最快的方式达到顶峰。
相比于马道兴和牡丹的感情发展,马道兴和巴根的认同关系进展,其速度已经是远远的超过了前者。
这其实是不正常的。
可是,此时酒桌上的一切,却并没有让大家感觉到不正常。
这一夜,马道兴在有点莫名其妙之间,便是阴差阳错的变成了新郎。
这一夜,牡丹在犹犹豫豫的蹉跎之中,却是糊里糊涂的变成了新娘。
不过,马道兴既然能从小学徒做起,年年轻轻的便混成掌柜,牡丹既然能在风月之地生存了下来,一切就不能简单的拿糊里糊涂来描述。
可不管怎么说,这场酒局在所有人面前和之间,还确实是充满着糊里糊涂。
这一夜,马道兴很开心,且不说其他,能将自己过度成男人,对于其实无依无靠的马道兴来说,就绝对是人生之中的突破。
这一夜,牡丹也很开心,且不说其他,能将自己回归安稳,对于从小就漂泊无依的牡丹来说,再怎么说都是难得的幸福。
其实他们两个都是苦命的人,其实他们两个又都是不认命的人,在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来临的时候,目的性很强的他们,都没有拘泥于条条框框的让一切错过。
这样的他们,能走到一起,其实也是缘分。
这样的他们,由此事看来,还都不是省油的灯。
有了马道兴和牡丹的喜事加持,本来就很是顺利的包头买卖,开展起来的整个过程,便犹如得到神灵护佑一般顺畅。
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包头的艮字铺和兑字铺,便先后不差多少时日的开了起来。
包头的买卖不仅是简单的开展了起来,各方面的收益还特别的好。
在马道兴的建议下,巴根的羊货手艺在包头这边,也展现出了很足的盈利能力。
在马道兴的建议下,包头的肉铺买卖已经多元化。
包头距离草原已经是一步之遥,牛羊肉的供应可以说是毫无问题。
在这样的有利前提条件下,包头多种经营的熟肉铺买卖,已经先一步的实现了朱达昌的内心愿望。
三个月以后,包头的兑字和艮字两个铺子,一共给朱达昌产生的效益,已经是达到了十万两银子之多。
这十万两银子的收益,相当于包头每个铺子每天的进账,都在五百两银子左右。
那么十万两银子对于朱达昌来说是什么概念呢?
十万两银子对于朱达昌来说,首先举人第的那处宅子,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归于到他的名下。
十万两银子对于朱达昌来说,和古陶官家的来往买卖,也将进入一个正常化的进程之中。
十万两银子对于朱达昌来说,古陶那边命运多舛的买卖,已经变成了既是稍有盈利又是概念性的性质。
这时候的朱达昌觉得,包头的买卖之所以这么快能如此成功,一定是得益于包头独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这时候的朱达昌还觉得,古陶的买卖之所以一直面临多事之秋,其实也是因为古陶的地理和人文的局限性。
这时候的朱达昌考虑,要想把自己的熟肉买卖做大做广做强,就一定要将买卖做到全大清的疆土上。
而古陶这个小县城的熟肉买卖,变成一个稍有盈利的招牌铺子,绝对是顺势而为的正确选择。
于是,考虑再三的朱达昌,便想把下一个买卖做到京城。
不过,根本没有去过京城的朱达昌,虽然空有一番将买卖做大的愿景,却是没有一个合适于京城的规划。
包头买卖立摊子的时候,有巴根、马道兴、大胡子等熟悉各方面的人帮衬,朱达昌在包头的买卖才得以顺风顺水。
心里非常明白这一点的朱达昌,便想着能找几个熟悉京城各方面的人帮衬自己。
可是没有这个人际关系和脉络的朱达昌,一时还真的是有点丈二摸不到头脑。
想来想去的朱达昌,最终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陌生人,这个人是古陶知县旗人阿克敦。
还没有找阿克敦以前,朱达昌就相信阿克敦一定可以帮他。
在利字当头面前,朱达昌相信阿克敦知道得失。
京城的旗人一定很多,一样是旗人的阿克敦,在京城一定有自己的通道。
这样想着的朱达昌,想要坐一下阿克敦的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