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和几个孩子带着新打的首饰,穿着新裁的衣裳,走出去脸上洋溢着喜气洋洋。一向性子和平只知道埋头做活的李氏开始出去走动了,走在村里常有人指点,陈秀才刚传来没死时还没有人信,这会子见他隔三差五往家里递信,浑家和孩子俱穿了新衣带了新首饰,李氏还经常到镇上银楼里进进出出,传来传去,都知道陈秀才不仅没死还在外头发了大财。
日子好过了起来,以往没有什么交情的人开始来家里攀扯交情。经过这一遭,李氏算是看清了哪些人值得交往,哪些人只能面上过得去。
静好上次给徐州府的绣坊绣了一件麻姑拜寿的衣裳,恰巧被东家看到了,一叠声的赞好,要五十两银子一年给静好签下契约。文英不放心,让自家男人郑豁子亲自到徐州府打听了一下。郑豁子生意做得久了,练就了一副打探人的本事,到了徐州府上了绣坊几次门,割了二斤猪头肉,烧的烂烂酥酥得,沽了二斤上好竹叶青酒,一并拎进去请一个本乡的伙计吃了,饭刚吃到一半,便打听出那件麻姑拜寿的衣裳得了哪位贵人的青眼了。
彭王太妃这个月拜寿,徐州府三大绣坊卯足了劲尽献寿礼,这不仅能在寿宴上出风头,更重要的是决定哪家绣坊能拿下明年彭王府的生意。若是能拿下彭王府的生意,别的大户人家也会跟风一般上赶着上门,那银子如水一样哗啦啦的流进腰包里,搁谁不眼红。
静好一双巧手绣的麻姑拜寿,以薄如蝉翼的四川阮烟罗做底,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偏偏这样轻薄的软烟罗上云影蒙蒙,仙气绰绰,似有七彩虹光从中激射而出,虹光中福禄寿三仙脚踏祥云,紧跟着麻姑献寿,其后是无数神仙天女骑仙鹤、捧仙桃、敬百花,疏密有致。就好像从画上走下来恭贺寿日芳辰一般。这副麻姑拜寿。静好用的双面绣,一面是麻姑的正面,一面是麻姑的侧影。阮烟罗轻且软。利用光线,造成天然的立体感,细微之处尤其缜密,连那脸上的绒毛都纤毫毕现。
这幅衣裳一抖开来。彭王太妃当场便让丫鬟伺候着上了身。
白家的绣仙阁在彭王太妃的寿辰上出尽了风头,大笔的生意自然纳入囊中。
白家不是凉薄之人。一向以宽厚待人著称,太妃赏赐的一柄玉如意,一串红珊瑚,五十两银子。五匹上好绸缎一并让掌柜的送往郑豁子处,指明是赏赐给静好的。
仙绣阁绣娘众多,且各个都有传家绝技。但似静好会双面绣手艺的不多,即使会双面绣的绣娘手艺也落了静好下乘。白家有意想让静好签了活契。一年二十两银子不少了,徐州府顶尖的绣娘只不过一年十五两的银子。
随同活契来的还有一单夏季衣裳的生意。五十两银子,若是简朴些,相当于乡下三口人家生活二十年的了。那件麻姑拜寿,静好绣了两个月,没日没夜的绣,眼睛熬的发肿,雪如在身边帮着劈线,手都磨出了一层细细的薄茧。衣裳看着好看,但若绣成衣服上那幅麻姑拜寿图何等费心劳力,稍有不慎,便会毁了绣图,十根手指头不知道被针戳了多少回,十指连心哪个都疼,好容易绣成了,短时间内静好再不想绣了。
静好得了银子转手就给了李氏,李氏连连摆手。先前陈秀才在外头,静好赚的零碎给家里添置好些东西,如今家里宽松了,在让静好贴补就太诛心了。
郑豁子把得来的消息往陈家一说,连同青玉也来了,大家都感到吃惊。那麻衣拜寿的衣裳,白家绣坊只说是给一位极富贵的夫人绣的,没想到竟然是金尊玉贵的彭王太妃。
陈雪娇忽然想到了一层便问郑豁子:“姑父可打听到,彭王太妃知不知道那件衣裳是静好姐姐绣的。”
青玉赞赏的看了雪娇一眼,忽然想到初一去寺庙里拜佛,静好抽的那支签来。
雪娇目光清澈的看向郑豁子,彭王太妃若是知道那衣裳是静好姐姐绣的,极有可能会让她去彭王府成为她的贴身绣娘。以静好的容貌,想不出众站在风口浪尖上都很难。她心里焦急,虽说牛不喝水强按头,可彭王府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连朝廷都忌惮三分的藏龙卧虎之地,别说弄一个静好进府了,哪怕彭王太妃动了太后身边丫鬟的主意,太后都要思量一番,何况是一介无权无势的小小农门女娃儿。
郑豁子知道里头的厉害关系,他也存着这样的心思,侨办成牙侩到彭王府转悠,向门房打听了彭王太妃的寿辰盛况,恰好门房的堂妹子在太妃房里当差,二等丫鬟专管衣裳首饰。拐着弯儿打听出来,彭王太妃穿的那身衣裳博得头彩,却只知道是绣仙阁的绣娘绣的,至于绣娘姓啥名啥太妃没有问,绣仙阁也没提。
“那绣仙阁没有说出静好,若说是白家厚道不如说是他们怕别人抢了财路,万一静好的名声传出去,还能等他们巴巴的一年二十两银子上赶着签活契。”郑豁子对这里头的弯弯绕门儿清。
静好听了这话,望了望雪娇和青玉,她一个姑娘家,先前只不过绣些帕子、抹额赚个零用,她可不想因此出了名。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她那一手双面绣还是文绣教了她,文绣是跟刘氏学的,像这样接近失传的绣法,都是家族的宝贵财富,轻易不显露。若是她这一手绣法传了出去,落入那些打歪主意的人眼里就不好了。
“表姐,你想想,你这一手绣活那样好,绣仙阁才不会把你的手艺透露出去呢,你可是他们眼里的金凤凰。”雪娇似安慰似开玩笑的推了静好一把。
李氏和文英不懂里头的关窍,她们还高兴呢,这样的赏赐整个徐州府都是头一份。只是李氏思量了一下,不想让静好在给绣仙阁刺绣,她年轻还不觉得,等到以后,就会如同那些积年的老绣娘一样,眼也花了脖子也低了。
如此,李氏便托了郑豁子向绣仙坊婉拒了一年二十两银子的要求,绣仙坊的掌柜抚掌叹可惜,太妃的寿辰来贺礼的俱是有权有势的贵妇人,其中不乏京城皇亲国戚家眷,那件麻姑拜寿的绣衣在寿辰上出了彩,自然会落入贵妇人的眼中,这些日子以来接了许多大户人家的制衣要求,光定银就收了一千两。掌柜把这消息透给东家,东家一咬牙送了两封一百两的银子,静好依旧婉拒了,白家不是那等刻薄人家,除了摇头叹可惜就此搁手。白家诚意足,静好也不好做的太绝,答应以后一年可以给绣仙坊绣一两件大件。
雪娇提议,静好的绣活这样好,不若日后开个铺子,请几个绣娘,只需静好指点一二就行,也不做大件的生意,只做闺阁里头的生意也尽够了。
文英跟着郑豁子,自打嫁过去做过许多生意,当垆卖酒,临街卖小吃,沿街叫卖熟菜,苦干了几年攒下一笔钱开了铺子,单卖针线头油盐酱醋等小杂货,一听雪娇这主意当即拍板叫好。
也不需要新租房子,先请几个绣娘试试水,活计派给她们拿回家去做,既赚了钱又不耽误家里的活。
请的绣娘,首先一条要心正派,不能有那等歪心思。雪娇的想法是请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妇人以及被夫家休了、和离的妇人,许是带着前世的记忆,她总是对孤苦的女子心存悲悯,在这一世见到无依无靠的女子会心有戚戚之感。同村就有一个和夫家和离的女子,身边无儿无女,娘家嫂嫂尖酸刻薄,她穿着褴褛的衣衫满脸菜色从雪娇门前走过,有一次抬起头,那眼神里的悲凉让雪娇一阵心惊。
雪娇把这想法说了出来,雪如和静好也跟着帮腔。自打陈秀才大难不死,李氏心里愈发相信因果之说,不等三个孩子说完,一叠声的点头。
李氏拿出银子,跟姑子陈文英两个人合投钱采购了丝线针线,做生意她不会,文英却是能手,既是姑嫂两个起凑的钱,卖出去的绣活也有李氏的一份。因着静好单管描花描样子,也算她一股。青玉得到消息,送来十两银子,说是帮静好入股。
绣活就放在文英的铺子里卖,她既出钱又是力,李氏便同她说好一注钱分成四份,文英拿两份,李氏只拿的一份,剩下的一份归静好。
一应事情李氏都不管,她这头的生意就让雪娇来管。雪娇手里摸着银子,再也想不到李氏竟然如此通透,愿意做起生意来。
陈雪娇开了李氏陪嫁的红漆箱子,把银子一排排摆出来,心里头盘算着,若是绣活打开了销路,就租一间铺子专门做绣活的生意。静好的爹不成器,后娘虽好,可也不能事事为了她出头,陈家只是她的娘舅家,论理是管不到她成亲后的事情。不若日后她成亲就把绣铺作为陪嫁,一年年的也有不少进项,手里头有了银子,即使没有娘家撑腰在婆家也不会受人欺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