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上已经没有人缘的黄汉实在不想再拉仇恨,因此他不愿意上奏天子改革官仓。
但是末代的大明粮食就是生命,黄汉还想着大明能够在仓储运输环节少损失一些救命粮。
来到粮库,娄允等等几十人就被一个个圆筒形状建筑物吸引了眼球,六步直径高达七丈的筒式粮仓如果以囤积麦子计算,每一个可以储存一万石出头。
黄汉带着方正化几人来到还有存粮的筒仓,亲自讲解这样的粮库是如何进出粮食,防鼠、防霉变的原理是什么,方正化何尝不知粮食仓储的重要性,也知道官仓的猫腻何其多也,他听得很认真。
太监本来就是皇帝的家奴,他们犯不着瞻前顾后,况且方正化还是一个颇有正义感的好太监,以他对皇帝的忠诚度,得知有如此仓储技术一定会上奏天子。
方正化一行在抚宁卫和“虎穴”城参观了三天,期间观摩了“红旗军”操演,点验了在册营兵的人数。
就在他们完成了使命准备离去之时,马祥麟从山海关派出的三个家丁奔驰而至送上了写给黄汉的书信。
辽东巡抚的告急公文到达山海关的当天马祥麟就第一时间得知,他没有忘了妹妹的嘱托,知道黄汉预备突袭辽南谋夺南四卫想要及时得知建奴的兵力部署,因此即刻派遣家丁来送信。
“建奴的大举进攻开始了,他们出兵四五万包围了大凌河城。”黄汉在跟方正化等等喝送行酒之时告诉他们道。
此事黄汉已经预料到,并且早在大凌河城未开工之前陈奏朝堂予以反对,因此文官武将产生过激烈的争论,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
方正化早有心理准备,没觉得太奇怪,道“他们果然来了,不知道大凌河城能够守几日?也不知朝廷接下来如何救援。”
黄汉道“这些都是天子和兵部以及督师大人要考虑的大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我人微言轻少说多做乃是上上策。”
方正化苦笑道“多做?我们能够做什么?辽东即将迎来十数万人马鏖战,谁有本事去那里做文章?”
“放眼全局,机会总是有的,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坏事。孙督师惹麻烦了,接下来一定如坐针毡,说不定明军在辽东角逐会一败涂地,但是辽南沿海就有了天赐良机啊!”
是啊!建奴总共才多少人?辽东那么大的地盘八旗军布防得过来吗?恐怕顾此失彼乃是天注定!
方正化激动道“大人莫不是意图剑指南四卫?”
“然也,本官请公公密奏天子给予‘红旗军’灵活出击的权限,本官发誓一定会给陛下带来惊喜。”
“趁着建奴在辽东鏖战,‘红旗军’渡海偷袭南四卫成功的可能性不小,咱家一定会及时面见天子,大人莫要坐等,该怎么布置及时下达,圣天子肯定乐于见到‘红旗军’主动出击。”
黄汉掏出早就写好的奏疏,有关战术安排、存在的风险、即将出现的困难以及“红旗军”可能承受的伤亡都写得比较夸大,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决绝。
想必年轻的皇帝见到黄汉如此煽情的奏疏应该会被感动,成功、成仁那是天意,黄汉和“红旗军”全体都在尽力而为,都愿意为国而战。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此时不矫情成功后怎么会得到厚赐?
不是黄汉苛求高官厚禄,而是在这个时代无权无势就是个任人宰割的渣渣,要做大事就必须获得更高的权位,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任,也是对所有为自己卖命的袍泽负责。
娄允得知黄汉又要玩偷袭,激动得手舞足蹈,他立刻抱拳道“黄大人,方公公,卑职请求带着锦衣卫参战请求批准。”
黄汉道“娄大人有意去辽南杀敌本官当然支持,只不过本官认为你应该火速陪同方公公回京请旨后再做打算。本官估摸着圣天子要用锦衣卫去旅顺口督战。”
方正化已经看完了黄汉请他带回的奏疏,知道联合东江镇攻打金州是计划之一,认为皇帝派锦衣卫和东厂前去督战应该是十之八九。
哪怕天子没有这个意图,只要自己主动请旨带着一些人马前去旅顺口参战,皇帝应该很高兴,不但会同意自己的请求,当场给封赏都大有可能。
他道“娄大人莫急,这一次用不着私自行动,咱家回京后肯定会要到去参与攻打金州的机会,届时一定会带上你同去旅顺口。”
娄允乐滋滋答应道“卑职遵命,卑职全仰仗公公栽培,跟着公公一定会奋勇杀敌。”
大明修建大凌河城的开工日期提前了几个月,后金方面不是麻木不仁,而是谋而后动。
大凌河城他们打下来两次,不介意再打一次,他们之所以没有趁着城池修到半途之时出击是因为有顾虑。
在大凌河集结的大明军民实在太多,不下于六万,其中还有在浑河血战打出军威的白杆兵七千,红歹是认为此时率领大金军赶去大凌河会战势必会面临恶战。
纵然红歹是有信心,知道最后的胜利肯定属于大金,他也不能过多消耗八旗军,况且他一直在盘算着如何夺城,至今才有了决断。
他知道明军不可能始终都有六万军民坚守一座城池,那些客兵早晚都要撤离,最后跟大金军干仗的应该是老对手也是老朋友祖大寿带领的关宁军。
果不其然,七月上旬,协防、劳作的四万余军民撤离了大凌河一线,如今探报表明,驻守大凌河城的果然是祖大寿、何可纲、张存仁等等辽东将领带领一万五千关宁军驻防。
大凌河城的存在使得红歹是如鲠在喉,他已经想好了作战计划,围点打援,在拿下大凌河城的同时争取更多歼灭明军是最终目标。
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集结了超过五万大军,崇祯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建奴、鞑子联军从沈阳出发,竖日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