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阁 > 都市言情 > 唐枭 > 第691章 徐温的一根筋

第691章 徐温的一根筋(1 / 1)

渤海国王宫发生政/变,散归的文武百官,右姓贵族,不服者串联意图拨乱反正。

但是,天门军的上镇将军,都是国王亲信,不愿拨乱反正。

右姓贵族主要渗透天门军中下层。

右姓贵族对于拨乱反正存在分歧。

乌氏换成懿太后指定的家主,内部洗牌的明争暗斗。

其他的贵族,有两个态度中庸,不愿参与国王废立。

三个右姓贵族有心无力,占比指使不了天门军,哗变裹挟上镇将军。

上京龙泉府,还有镇守城池的左右神策军,编制六千,同样处于内部分歧。

扶余府,抵御契丹的前线,驻扎十万渤海将士,右姓贵族把持军中兵权。

只是对于上京龙泉府的政/变,鞭长莫及。

至于宗亲们,得到大元萼游说的美好前景,大多数中庸大玄菟继承国王。

事实上,宗亲群体最容易摆平,他们期望应得的待遇。

罗霄快马信使辽东半岛,请求支援两千兵力。

曾浩得到信使告知,难以置信渤海国,抉择大玄菟继承国王。

曾浩权衡利弊,果断代替韦扶风做主,认下继承渤海国王。

曾浩请来王妃阿依奴商榷,阿依奴答应去往渤海国,率领两千骑兵启程。

辽东半岛都里镇,很多来自淄州之战的俘虏,加上来自魏博牙军的幸存女眷。

都里镇人气旺盛,开荒建造,海商带动陆地行商,向着一方繁荣发展。

阿依奴率领骑兵抵达龙泉府,入驻王宫上林苑。

龙泉府不安分的贵族官吏,一部分墙头草的偃旗息鼓,变向中庸。

四月,江宁的韦扶风,接到曾浩的禀告。

韦扶风看了极度意外,他这个牵强扯上亲戚的宗王,居然继承渤海国王。

韦扶风想过利用渤海国,遏制契丹的发展壮大。

韦扶风没有好大喜功,理智的权衡利弊,渤海国对于他而言,太过的鞭长莫及。

韦扶风成为渤海国王,名义多过实际统治,或许背负一个包袱。

渤海国发生内患造反,外敌入侵,他不能置之不理。

原本的想法,灵活的合纵利用,现在变成了一种不容失去的责任。

良久,韦扶风叹息的不想了。

曾浩替他做出了决策,他不宜否定曾浩。

韦扶风想起王师诲说过,一代名相狄仁杰,谏言放弃东北退守幽州。

王师诲评价,狄仁杰的谏言算不得错误,家里饥寒交迫,顾不得家门外的恶霸徘徊。

韦扶风自语:“今非昔比,我有海上通商渤海国,量力而行的支援。”

“有粮不愁!”

韦扶风微笑,想起儿子韦文海的早稻,已然在南方推广开来,两浙部分地域,今年种植了早稻。

“渤海国的木料,适合制造海上巨船。”韦扶风想着渤海国的好处。

韦扶风提笔书写诏书,册封渤海国先王后为摄政懿太后,大唐正一品秦国夫人。

册封凝舞公主渤海国王后,大唐莱王妃,大唐地域的莱王府,属于懿太后,凝舞公主的府邸。

韦扶风又书写公文,依据曾浩的告知,大氏王族的俸禄,大玄菟即位算起,予以足额支度。

大氏王族的俸禄,主要是支度粮食布匹,最高的宗王俸禄,相当于大唐县丞俸禄。

渤海国先王折扣的支度,可想而知,渤海国的财政,穷的入不敷出。

曾浩告知穷困根由,一是贵族占有的田地免税,二是扶余府防御契丹的十万驻军。

韦扶风不可能大包大揽。

扶余府的驻军,还得渤海国自己解决,他只能补贴大氏王族,中枢官员俸禄。

扬州,徐温集结淮南道六万大军,隔着大江的润州,增兵至十万。

徐温恼怒恐惧,润州来了书信:“息干戈,划江各安其地。”

徐温只能妥协,弄不懂杭州钱氏什么套路。

莫非内部不靖?不敢过度与淮南军大战。

润州率先撤军一半,徐温随后遣归部分外军。

扬州府宅,徐温与严可求密议,要不要投附大梁帝国。

徐温失去润州,恐惧之下,萌生投附宣武军的想法。

严可求认为,投附宣武军,后果造成淮南军内讧分裂,投附的筹码大弱。

徐温烦躁说道:“你说楚瑜是不是投降了杭州?”

严可求说道:“属下近日问过几个扬州商贾,风闻杭州非是钱氏统治,而是大德上皇帝嗣王。”

徐温说道:“大德嗣王就是川南军节度使,川南军与杭州钱氏联姻。”

严可求轻语:“属下的意思,杭州已然川南军地盘,钱氏流于明面上的虚权存在。”

徐温愣怔,他全身心的篡夺淮南军权柄,对于外面的信息,很少关注,形同坐井观天。

稍许,徐温轻语:“你的意思,楚瑜投降了川南军。”

严可求轻语:“或许回归了川南军。”

徐温脸色阴沉,寻思十息,问道:“你说川南军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进攻淮南道?”

严可求轻语:“属下的理解,步步为营,求稳的消化。”

徐温说道:“大江以南,真的尽入川南军囊中,本军应当投附宣武军。”

严可求不语。

徐温说道:“你莫非觉得,何不投向川南军?”

严可求轻语:“宣武军朱温,杀了不少功勋老将。”

徐温说道:“朱温需要本军对抗川南军,故而能够接受投附,川南军不会接受我的投附。”

安卓苹果均可。】

严可求明白了徐温的心理,不甘心放弃权柄,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徐温说道:“你起草投附表,本军使人去往宣武军。”

严可求回应:“属下领命。”

徐温说道:“道明川南军占据了大江以南。”

严可求点头回应,徐温亲自取来文房四宝。

徐温放置桌上,严可求研磨。

徐温站在桌旁,忽而惊声:“我明白了,胶东半岛的是川南军。”

严可求一惊望去。

徐温肃容道:“淮河武宁军擅自支援胶东半岛。”

严可求扭头若有所思。

徐温又道:“我们与胶东半岛未曾联盟,刘信不可能擅自出兵,一定是楚瑜给过刘信军令。”

严可求点头,徐温抬手点指:“写上,提醒宣武军。”

严可求点头,提笔书写一篇投附表,交给徐温过目。

徐温大略看一下,事实上徐温没有读过书,定居扬州之后,不得不学习识字。

严可求回家,路上魂不守舍,川南军占据大江以南,占据胶东半岛,蒙骗的攻略中原。

楚瑜投降了川南军,当初楚瑜交好的拉拢,严可求抉择了敬而远之。

严可求能够做官,得益于徐温的门路,故此感恩的辅佐,甚至于冒过杀身之祸,出头与张颢辩驳。

徐温执意的投附宣武军,严可求抵触的不看好。

宣武军支援来了扬州,无异于引狼入室,请神容易送神难。

淮南军与宣武军,多年的针锋相对。

故此,宣武军发生的事情,淮河防线会有文书记录,当成军事信息送到扬州军府。

严可求看过很多文书,得悉宣武军朱温,杀了河中节度使王珂,淄青节度使王师范。

徐温投降宣武军,长远看,不可能保住独立的权柄,鬼迷心窍的与虎谋皮。

严可求感觉徐温,几分的类似杨行密,阴谋手段玩的出神入化。

只是,徐温缺少杨行密的威望,缺少杨行密时期的铁板根基。

严可求回到家里,躺在榻上辗转反侧。

徐温破坏川南军的中原攻略,后果必然激怒川南军。

严可求明白了,润州十万大军,非是不能进攻扬州大战,而是在为攻略中原打掩护。

淮南军的存在,显得宣武军的最大威胁是北方藩镇。

严可求猛然坐起,下榻研磨书写两封密信。

一封送去淮河武宁军刘信,一封送去江宁楚瑜。

严可求一气呵成,搁笔叹息一声,没法子,只能保命第一。

严可求认为,徐温破坏川南军的中原攻略,川南军必然大举出兵扬州。

扬州在军事上无险可守,宣武军远水解不了近渴,川南军一江之隔。

还有一个致命原因,严可求身为判官,清楚扬州的财政入不敷出。

徐温依靠润州弥补养军缺口,失去润州,东吴军的军需没了着落。

之前的集结大军耗用,造成扬州财政雪上加霜。

严峻的战争威胁,扬州得不到休养生息,还得加重盘剥。

严可求对于徐温,不敢掏心窝子劝解,害怕徐温误解的杀了他。

现在的徐温,类同晚年临终的杨行密,明知道后果不良,非要一根筋的不愿放手。

江宁,韦扶风接到严可求的告密信,信中请求饶过徐温一家性命。

韦扶风无语,印象中那个老实敦厚的徐温,雄起之后,疯狂的不要命。

徐温投降川南军,韦扶风能够给予国公富贵,任职刺史拥有官威。

徐温的疯狂,使得韦扶风没了劝降的心思,这种人不能用。

韦扶风思索之后,给朱瑾,楚州刺史李承嗣书信。

淮河泗州,武宁军都指挥使刘信,接到严可求的告密信,有备的逮住途经的徐温使者。

刘信看过投附表,杨隆演的名义书写,没有任何相关徐温的字眼。

刘信看见揭发胶东半岛,顿时怒不可遏。

淄州之战,是他的人生一大辉煌,青史留名,足够子孙吹嘘几代。

82中文网

最新小说: 都拿下首富了,谁还伺候渣前夫啊! 文娱:我真没想当明星啊 考上清北后,黑道老爹气进ICU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我妈居然是首富 开局卖惨,怎么全网笑喷了 嫡女重生,惹上暴君逃不掉 趁校花家里穷,忽悠她当女朋友 综武:老子天下第一 重生再嫁皇胄,我只想乱帝心夺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