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余晖下,文登码头看起来有些破旧。
平日里,码头上只有三三两两的渔民。
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有些不同。
刘谨拿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海面,良久又放下。
“已经一天了,怎么还没回来呢?”
褚遂良在一旁眺望远方:“咦?那边好像有个黑点。”
“哪里?”
刘谨赶紧踮着脚仔细的看了看。
“是船队,不错!王爷回来了,船队回来了!”
原本寂静的港口,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
远处看着这一幕的几个人,连忙跑开了。
“刺史大人,刺史大人,醒醒,醒醒。”
淳于安焦急的摇晃着淳于风。
“怎么了?”淳于风抬头,半眯着眼睛问道。
“燕王捕鱼队的船回来了,马上就到了。”
虽然不知道这次捕鱼队有没有收获,但如果自家主子没在李想回来之前迎接,恐怕两边的矛盾就会提前爆发。
淳于家作为登州府的地头蛇,只想安安静静的稳住自己的地盘,不招惹别人。
淳于安当然明白家族的意思,要不然,他也不会将沉睡中的淳于风唤醒。
“咦!回来了?李想说好了,不把鱼装满,就不会回来。哪有那么快?”
淳于风和鲁掌柜两个人,从中午一直喝到下午,回到家中便呼呼大睡,“难道我这一觉睡了一整天?”
“刺史大人大人,没有,船队今早离开了,傍晚就回来了,我们快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好,我们过去看看。”
……
“王爷!”
“王爷,您终于回来了。”
船到了岸边,李想第一个下了船,其他人也不敢先下船。
“快找人把鱼运下来,把鱼处理一下,不然会坏的。”
李想也在发愁,盐场才刚刚买下来,短时间内是弄不出盐的,但如果没有盐,这些鱼也不可能保存下来。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渔民的生活会如此艰难了。
打不到鱼,就会挨饿,打了再多的鱼,也不一定能换到钱。
“王爷,您说的是真的?”
此刻,刘谨对登州渔民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当他听到李想要他帮忙搬运鱼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是当然,如果鱼不抓满了,王爷怎么可能回来?”秦安然插嘴道。
“哇!”
“这么大一条大黄鱼!”
说话间,船上的人已经开始搬运了,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条大黄鱼。
“恭喜王爷,这一趟,收获满满!”
就在这时,淳于风终于赶到了码头,挤到了人群之中。
“刺史大人,你来的正是时候,我这次捕了不少鱼,准备的不够充分。你让刺史府的吏胥,去给每家送上两条鱼。”
心想今天这鱼放着不管,第二天就臭了。
与其如此,倒不如用来笼络人心,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宣传。
从明天起,码头上每天都会有排队买鱼的人。
“一家两条鱼?”
淳于风惊讶的问道,这种大黄鱼,淳于风平时可没机会吃到,主要是因为以前的捕鱼技术太落后,很少有人去外海,像大黄鱼这种,在岸边捕捞的机会并不多。
“对,城里的人,每家两条,城外的,视情况而定。”
现在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时间也不够送鱼去别的县。
至于,整个文登城加起来也就一万多户,每家送两条,也就是两万条。
他粗略的计算了一下,送出去两万条之后,剩下的应该不多了。
“不要钱?”
“当然是不要钱了。”李想一脸古怪的看着淳于风,道:“不过,这只是今天,从明天开始,想吃,就自己去买。”
“卖多少钱?”
“呃……一文钱一斤,你看如何?”
“一文钱一斤?”淳于风瞪大了眼睛,看向李想,满脸的不可思议。
如今登州府米价都不止一文钱,便是最烂的陈粮,也比这贵得多。
可现在,一斤新鲜黄鱼李想却只卖一文钱!
到时候,登州的百姓,谁还会买米粮?
淳于家和其他几家的粮仓,如何能卖出高价?
“王爷,一般情况下,一斤的大黄鱼一百文都不一定能买得到,一文一斤,是不是太便宜了?”
虽然淳于风并不认为每天能有这么多鱼,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如果真的吃肉比吃米便宜,谁还会去粮铺?
一文钱一斤,对于登州的百姓来说,还能承受得起。
这可咋办?
急死我了!
夜色之中,登州城内并没有多少灯火。
这座城池并不大,数十名胥吏带着两万多条鱼,迅速的分发给了所有的居民。
虽然各大城市都有宵禁,但是主要是在主干道上,在青楼里闲逛并不算违规。
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是有炊烟升腾而起,伴随着狗叫声、孩子的哭声,还有久违的欢声笑语。
“孩他爹,快吃吧。”
看着大碗里热气腾腾的黄焖鱼,一桌子的人都是口水直流。
“先让孩子们吃了再说。”
“不行,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只有你能撑住,咱们家才有希望。”
“今日燕王赏赐我们两条大黄鱼,足够我们一家二人吃上两顿了,不如我们一起吃吧。”
“昨天,大家还在担心王爷会闹出什么乱子来,谁知道王爷是个好王爷,一心为我们这些穷苦百姓着想。”
“孩他爹,反正你明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码头帮帮忙?就当是感谢王爷赏赐了。”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来来来,吃饭吧,没看到那两个小家伙都流口水了么?”
……
登州城中,类似的一幕不断上演,而忙了一天的李想也回到了县衙。
“王爷,这大黄鱼真是太好吃了!”
雪晴摸着肚子,一点也不客气,有种吃撑了的感觉。
“大黄鱼的味道,比普通的鱼要好很多,而且你从来没有吃过,所以才会觉得很好吃。”
李想一边喝着酒,一边夹起一条红烧黄花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