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阁 > 其他类型 > 带个陶罐去扶贫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花好月圆时(三)

第一百五十三章 花好月圆时(三)(1 / 1)

第一百五十三章花好月圆时(三)

参观完后,看看时间可以了,就去看望拥军老模范。

九十九岁的老人耳聪目明,只是腿受过伤,不能自由活动。

他坐在轮椅上,还能自己进出屋子,定时出来晒太阳,拉拉绳索,锻炼一下。

家里有人照顾,卫生整洁,收拾得窗明几净,不差起城市人家。

为了保证老人出屋活动不受阴天下雨影响,把院子全部用防暴玻璃给罩了起来。

孟宪友代表九家涧生态开发园区党委和管委会,向老人表示了慰问。

送上慰问金和纪念册,徐杰拿进水果和茶叶时,单独向老人和家人说:

“这是两位领导个人的心意,是精品原中果和古意茶。”

老人是不知道这些原中果和古意茶的珍贵,家人可是知道,一个劲地感谢。

老人回忆了一会当时推小车向前线运送物资和武器弹药的情况,精彩故事不少。

他讲述着,两眼放火,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讲到动情处,嘴里还模仿着子弹和炮弹横飞的情景。

“嗖嗖嗖,嗵嗵嗵,只是听到声音,不管不顾的,一个劲地向前冲,冲过去就安全了。”

“如果被击中了,人就像草个子一样,摔倒在地,再也起不来了。被炮弹击中了,什么也找不到,只剩些破碎的衣片和血肉。被子弹击伤了还好说,紧张得只觉得被什么叮了一口,脚下不敢停,一个劲地跑。”

“等到了安全的地方,用手去挠,一看全是血汪汪的,才感到疼得受不了。”

说着,老人把自己的裤腿挽上去,露出一块瘪成紫色的伤疤,面貌狰狞,让人不忍直视。

“当时,我这里被子弹击中,还跑出去了三里地,才知道中弹了。”

“那子弹还是重机枪的,威力大着呢,幸亏没有打断骨头,只是打碎了一块,当时的医疗条件也不行,简单处理包扎后,就靠养着。”

“我就参加了两场战役,第三场刚上去,就被抬下来了。再也没能上前线,在老乡家里养了一个月的伤,才转移到后方的。”

郑畏看着老人,那枯树皮一般的腿细得皮包骨头,变形变得有些佝偻,令人心酸。

“我算命大的,捡回一条命来,活了这么多年,国家没有亏待我。比起那些倒在战场的战士和民工,我真不算什么,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我现在闭上眼,眼前都是他们的勇往直前的身影。”

老人擦擦眼里的泪水,嘱咐郑畏等人:

“你们都忙着工作,不用管我,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什么都不缺,我还能活上几年,看看人类登上月球。”

从老人家出来,郑畏提出来,去看看药材种植基地。

很长时间没到葛家涧了,葛义和鼓捣出这么多事情来,真得好好帮帮他。

原来的药材品种都改良过了,现在扩大规模和品种了,尽管葛义和把种苗送到自己的科研所暖栅里去改良过,但变异也可能发生。

孟宪友也很感兴趣,村支书纷纷找郑畏联系种苗科研所,改良种苗品种,他还真不知道郑畏和科研所是如何改良的。

种苗一经改良,品质立马优良起来,市场价值也高起来。

这是九家涧果茶和蔬菜发展势头好的,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孟宪友见多识广,知道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地改良品种,想着种植高附加值的品种,可是成功的又有多少呢。

郑畏和种苗科研所却是改良一品,成一品,获利最丰厚,让九家涧老百姓致富有门路。

到了葛家涧的药材种植基地,葛义和向郑畏介绍,“所有的药材种苗,全部由最初你帮着建的暖棚培育成后,再移植。”

郑畏发现当初给葛家涧滋养的水池和土壤还保护得极好,也就放心了。

待葛义和领着孟宪友等人去其它大棚参观时,郑畏借口方便,又给育苗棚进行了强化。

一直参观到吃午饭时,郑畏发现葛义和还真用心,每块药材种植基地,他都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块,还建上蓄水池,才有药材的丰收和质量保证。

药膳吃起来,和平常的饭菜味道差不别,细品时只是多了一种药材的淡淡味道。

下到村里调研,算是工作日,都没有喝酒,吃饭比较简单。

吃过午饭,郑畏想着陪孟宪友回园区办公楼就回家看看。

晚上那么多人去父母家里吃饭,自己也得早回去帮把手。

不然,老娘还会耍脾气。

放下徐杰等人,孟宪友没有下车,让司机拉着走。

“走,去郑书记家里蹭饭。”

郑畏一听,立即明白了。老娘请的人不只是单明一家,估计还有孟宪友。

真是蓄谋已久啊。早就暗中串联好了,才让自己知道,这封建家长制作风,真是霸道至极。

“走,早些回家,也算休班了。”

郑畏开了个玩笑,司机露出一口白牙,笑了笑,算是回应。

极可能在心里说,“你们是休班了,可是我又搭上了。”

他听说去郑畏父母家里吃饭,心里还是很高兴的,那饭菜听说真是美味,口水都有些多起来。

刚才,吃过药膳饭菜,那股怪味有些受不了。

农家菜最养人,爹娘生的庄户肚子,就爱吃农家饭菜。

孟宪友的司机是土生土长的林桃镇人,眼见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尽管比两位主要领导年龄都大,可看到他们没白带黑地为家乡全力创业,还是很幸福的。

毕竟他们的努力里,还有自己一份辛劳。

车子在路上很平稳地行驶,老司机很小心地驾驶着,保持着匀速行进。

两位领导渐渐入了梦乡,他们在车上打个盹已经成习惯了。再有事,睁眼便是生龙活虎的一对猛帅。

道路经过整修,平整宽阔,直通富家涧。经过高速公路立交口时,眼见着悬空而建的高速公路已经浇筑成型。

司机心里暗自美滋滋的,差点就吹起口哨来。

车平稳地停在郑畏父母住处的门前,一个青年妇女领着一个小男孩正地外面空地上玩耍。

小男孩看见车停下,立即喊着“爸爸”,跑了过去。

老司机赶紧下车,试图拦住小男孩,抱他抱了起来。

小男孩“伯伯,伯伯”地叫着。

郑畏被吵醒了,活动一下身体。

孟宪友也醒了,看到小男孩,人就下了车,嘴里喊着:“铮铮”,从老司机手里接了过来。

小男孩双手环抱着孟宪友的脖子,无比亲热地亲了一口孟宪友。

郑畏下车,看到青年妇女,叫了一声:“嫂子来了?”

纯粹的礼节问候,第一次见面。

“郑书记吧,老孟经常说起你来,可真是帅小伙。”

“都进屋来说话,吃水果。”

老娘不知什么时候闻声出了屋,站在门口招呼着。

老郑也跟着出来了,还有付娇的父母。

这么早就聚在一起,哪里来的那么多话要说呢。

郑畏陪着孟宪友进屋,付娇已经冲好茶,给每个人都端了一杯,然后又去帮着老娘和徐春芳一起忙活去了。

老郑与付会计陪着孟宪友喝茶说话,铮铮缠在孟宪友的身上,不肯下来。

孟宪友的爱人哄着他去看狗狗,才跟着去屋外,手里抱着个大苹果啃着。

老郑与付会计把孟宪友当成郑畏顶头上司,有些恭敬过头地沏茶,递烟递水果。

“两位大叔,你们先聊着,我跟郑畏还要去看看几个工地建设情况,一会再回来。”

刚喝了一杯水,吃了点水果,孟宪友就急着去看工地。

郑畏陪着,把老司机让进屋里,才步行着转转。

工地都在附近,权当散步了。

大部分工程都接近尾声了,最快的当属东山艺术学院的分院。

基本建设完成了,正在整修院内的绿化带和一些扫尾工作。

再购进教学用具之类的,就可以招生了。

下个学年的招生计划,郑畏从王青年老师那里得知已经报省教育部门审批去了。

上报的招生计划是二千学生,想想二千学生挤进富家涧,这里会多么热闹繁华。

孟宪友颇有感慨地跟郑畏说:

“真是干就是了,不知不觉就见到了实际效果,那些辛劳真不是事了。”

郑畏听着孟宪友的话,感觉不对,就随便问了一句。

“怎么听着,有些感伤。”

两个人搭档,才一年多的时间,感情上极其浓厚。说话也很随意。

“我接到望江市委组织部的通知,让我去参加省委党校的培训班。下步,你的担子就更重了。”

消息来得太突然,郑畏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这么快就要散伙。

“培训完后,你不得回来?”

郑畏对干部进党校培训意味着要提拔,早有耳闻,不过还是不甘心地问了句。

“恐怕回不来了,现在干部交流制度的实施,越来越规范。如果提任,就不可能回来。”

孟宪友对郑畏这位小老弟,说起话来推心置腹的。

“多大点事,以后常联系就是。”

郑畏怕孟宪友再感伤,自己心里也不舒服。

现在交通、通信这么快捷,远在天边,也如近在咫尺。

两个瞎转了一会,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就原路返回郑畏父母家里。

看过自己折腾出来的成果,还未结出更大果实来,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晚饭时,孟宪友喝得有些多,被爱人和老司机扶着回园区的临时宿舍住去了。

剩下的双方父母和子女,毕东风与单明识趣地早走了。

付双紧随毕东风之后,也溜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吧?”

老娘没有当着更多的人面,把郑畏与付娇订亲的事情公开,是看郑畏有些闷闷不乐,觉得早上郑畏的反应是他的态度。

“你们说了算,我跟付娇没意见。”

郑畏拉着付娇的小手,向双方父母表明态度。

付娇也跟着点点头,脸上却是绽放出一片灿烂。

“你们只要同意了,我们双方的父母就给你们操办。你们也找空去把结婚证领了。”

“是啊,我们两家都亲如一家了,你们也不能不顾及父母的心情。光恋不婚算怎么回事。”

老娘和徐春芳还是一贯的霸道,老郑和老付在边上只有点头的份。

郑畏拉着付娇,借口去方便,溜回自己的住处,让他们老辈人按照老套路折腾去吧。

这对他们来说,忙活儿女婚事,未必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郑畏与付娇躺在床上,从窗户向外望去,月儿正圆,夜空皎洁,一切安静得如同童话世界。

两个相视一笑,相互拥着,幸福而快乐着。

最新小说: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八零好福妻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九零福运小俏媳 谍海偷天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