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阁 > 都市言情 > 从穿越开始接管天道 > 第八十六章 鲁菜的传统

第八十六章 鲁菜的传统(1 / 1)

饮食礼序,管仲在其着作《管子·弟子职》中说,至于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

摄衽盥漱,跪坐而馈。置酱错食,陈膳毋悖。凡置彼食,鸟兽鱼鳖,必先菜羹。

羹胾中别,胾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酱,告具而退,捧手而立。

三饭二斗,左执虚豆,右执挟匕,周还而贰,唯嗛之视,同嗛以齿,周则有始。

柄尺不跪,是谓贰纪,先生已食,弟子乃彻,趋走进漱,拚前敛祭,先生有命,弟子乃食。

系统很贴心地帮忙翻译了一下,使得诸葛永顺能看懂。

到了用餐的时候,先生准备进餐,弟子就要将饭菜送上。挽起衣袖洗漱,并跪坐在一边侍候先生。

摆放陈列各种饭食酱料时,不可违反礼仪规定,一般来说所上的菜品,鸟兽鱼鳖等动物肉食之前,必须先上蔬菜羹汤。

汤羹与肉食相间排列,肉肴摆在酱的前面,席面摆设要成正方形。

饭是在最后上,左面一侧放置饮用的酒;右面一侧放置清口用的浆。

饭菜上完便可退下,拱手站在一旁,一般情况下是三碗饭两杯酒,学生左手执空碗,右手拿筷勺,把先生需要的酒饭轮流添上,要随时注意观察老师的碗和杯是否空了,要及时添加。

多位先生同时空碗时,则以年龄为序添加酒饭,如此周而复始,如果用长勺就无需跪着送上,这是添酒添饭的规矩。

以食喻礼,吃饭成为孔子维护礼法的工作现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曾言,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请用。

孔子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

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

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果瞱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

丘闻之也,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瞱之下,是从上雪下也。

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

故事大意是说鲁哀公赏赐孔子吃桃子,事先把黍子发给他,让他用来擦桃子皮上的细毛,可是孔子却先把黍子吃下去了,然后再吃桃子。

旁边的侍从看了都发笑,鲁哀公不得不告诉他,说黍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擦桃子的。

孔子回答说:我知道。可是黍是五谷之尊,祭祀的时候用它来做粢盛,桃子是六种瓜果中的下品,祭祀的时候根本轮不上。

用五谷之尊来擦瓜果中的下品,上下错位,有损于义,我怎么能这样做呢?

口味清淡,中和五味,管仲在其着作《管子·水地》中说:淡也者,五味之中也。

因为水味极淡,才能融合众味,从而起到调和得宜的效果,所以淡味是大味,是至味。

这里的淡味不是指菜肴烹调的没有味道,而是恰当的、调和适中的味,才符合养生之道。

而厚味、浓味本身已经没有办法融合其他的味,达不到品味艺术的境界。

至今,鲁菜宴席用来下酒的菜肴、济南的汤类菜肴、胶东的海鲜菜肴,大都则要求以鲜味为主,所以在菜肴烹调中使用少量的盐起到提鲜效果即可。

五味调和,《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公元前五二二年,晏子向齐景公陈述先王之道: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之以味。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

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晏子以烹调之道比喻君臣政治,主张允许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

这段着名的论述也反映了春秋时期鲁菜的烹调技艺,水、火、醋、酱、盐、梅子来烹调鱼和肉的汤,非常重视不同味道的融合与和谐,五味调和之和被赋予了政治哲学的深度。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乡党》细致地记载了孔子的饮食观念,涉及到饮食卫生、养生、礼仪等方面。

大意是说五谷所做的饭不嫌先将谷米择得精一些,牛、羊、鱼等腥味而制作的脍不嫌切得细而薄一点。

对饮食原则,孔子提出着名的八不食,即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饭菜经久变质,鱼肉腐败变坏,酒水饮料变色,食物已发出腐臭的气味了,都不能吃。

而一日三餐,按时而食,一年四季,适时令而食,是顺应果蔬生长规律的饮食习惯。

倘食不以时,则身必有灾了,孔子还曾告诫后人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

简而言之:遇到吃饭时席面上肉菜再多,亦万万不可只食荤腻,让进食的肉菜超过主食的量。

饮酒虽不必限量,但要自我量力适度,不能饮醉,以至神智昏乱,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无疑是有助于养生的。

同嗜,口之于味,有同嗜焉,易牙先得我口之所喜者也。

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

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意思是说人们口味偏爱还是有普遍性的,有大家一致喜欢的味道,厨师对于这种普遍性偏好的把握,可以让五湖四海的都满意,达到众口难调调众口,一人巧作千人食的效果。

知味,能吃不代表喜欢吃,喜欢吃不等于会吃。

能吃的人,胡吃海塞了一辈子,也未必知道自已在吃些什么。

喜欢吃的人,也仅止步于津津乐道某些口齿艳遇,真正会吃的人,却能在寻常瓜菜中发掘出旖旎风情。

最新小说: 宦海无声 斗罗大陆之枪神现世 都市医仙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重生之心动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官鼎 迷途 超级人生陈平江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