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阁 > 历史军事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 第五十三章 河东之战

第五十三章 河东之战(1 / 1)

话说朱温送走了王珂,感觉心里不踏实,为什么不踏实呢,因为王珂除了是自己的表弟之外,同时还是李克用的女婿。

表弟能比女婿管用吗,答案是否定的。更何况这表弟还是子虚乌有乱认来的,更不能作数了。

而且这一层关系让朱温觉得很别扭,王珂喊自己叫表哥,对李克用却要尊称一声岳父大人,那自己不就平白无故矮了李克用一辈吗?

朱温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称谓上的亏也不能吃,更何况现在河中这一大片领土已经到手了,他完全有了翻脸不认人的条件,所以真的就立刻翻脸了。

朱温派人追上王珂,说你别去汴州了,先到长安去见见皇帝,跟他去唠唠嗑儿。

王珂现在身不由己,朱温让他做什么他就只能做什么,被人带着往长安赶。

赶到半路到了华州,在驿馆安顿下来,然后王珂就再也没有从驿馆走出来——他是被人抬着出来的,已经被朱温的人给杀了。

朱温得了河中,很想北上去打李克用。

李克用也不含糊,你要打就赶快来,我还等不及了呢!然后手下大将周德威、李嗣昭齐出,大败汴州兵,分别取得洞涡和沙河大捷。

这时候盖寓出来劝说李克用,他说别打了,打了也打不过,还是说几句好话吧,也许朱温一高兴就回去了。

李克用一寻思,好汉不吃眼前亏,服个软吧,于是给朱温写了一封信,叙说两个人的情谊,并送了一份厚礼(金钱)过去。

说实话,李克用和朱温其实也没什么情谊可讲,如果非要讲的话,反而是仇恨多于交情(想想上源驿就知道了)。

所以说这封信很难写,但就是这么难写的一封信,有一个人竟然完成了,而且写得文采飞扬,洋洋洒洒,辨丽非凡。

完成这项工作的人是李袭吉,当时的一名文士。

这封信送到了朱温手上,粗人一个的朱温也被里面的文采打动了,当读到“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的时候,朱温慨叹道:

“李克用偏居一隅,竟然笼络到了如此人才,假如我能得到这个人,肯定能够如虎添翼了!”

随后嘱咐身边的敬翔道:“先生您好好地替我写封回信。”

敬翔的文采我们是知道的,但不知道是他这次发挥的不好,还是在这方面本来就不擅长,写出去的回信完全不能与李袭吉相提并论。

而李袭吉也因为这封信而享誉当时,名声流传后世。

但是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能当饭吃,该打的仗还是要打的。

朱温收了李克用的书信和礼物后,陷入了沉思。

他就想啊,李克用是个硬汉,现在竟然肯服软,看来晋国(李克用已封晋王)是真的不行了,可以攻取。

于是朱温找了个借口:“晋国虽然说要与我们结盟,书信中言辞却傲慢得很,显然没有诚意,打他!”

既然要打,那就往死里打,朱温这次真的下了血本,我们来看看出兵的阵容就知道了。

氏叔琮入天井,张文敬入新口,葛从周入土门,王处直入飞狐,侯言入阴地,五路大军齐出,还都是名将率领,真是兵强马壮。

汴州兵前期的攻势还是很凌厉的,氏叔宗这一路大军首先取得突破,攻下了泽州和潞州,这两州是晋国的南大门,大门被打坏了,家里的瓶瓶罐罐就保不住了。

随后承天军告破,辽州(今山西左权县)、汾州(今山西隰县)守将举城投降,晋阳震动。

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兵围晋阳应该不成问题,然而老天爷说有问题,那就真的有问题了。

什么问题呢,天降大雨,连绵不绝,几万大军淋在雨里还没有躲避的地方。

这样淋上一时半会儿估计也没什么事,可一连淋了几天,铁人也要出问题啊,所以很多汴州兵生病了,非战斗减员严重,而漫天的瓢泼大雨丝毫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朱温仰天长叹,说不打了,不打了,你们都回来吧,然后之前派出的几路大军全部都撤了回去。

有人撤退就有人进攻,晋兵四出,又取了汾州、磁州、隰州等地,把之前被攻陷的地盘基本上都收了回来。

朱温很无奈,既然北面的李克用打不下来,那就往西打吧,毕竟大军已经拉出来了,总要打几个人来活动活动筋骨。所以向西进军,去长安勤王。

去长安就要入潼关,过华州,华州是韩建的地盘,潼关也是他在守着。

李茂贞听说朱温要入关,连忙派人联系韩建,说兄弟你先顶一会儿,千万别放朱温过来,我马上派兵去支援你。

韩建说“马上”是多久,我怕等不及。

李茂贞说你等着就行了,我还能骗你不成!

韩建还真就怕被骗,因为平常被骗骗也还罢了,这次如果被骗了,输掉的很可能是性命。

韩建太了解朱温了,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他忍受不了别人的丝毫违逆。和他对阵的人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一枪不放,投降,活下来;要么铁了心,死扛到底,扛成功了活,没抗住死。

如果哪个人扛到一半了想投降,后果只会是死得更难看,不信你看看前面的王珂就知道了。

韩建陷入了沉思,投降或是死扛,他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个选择可以换一个说法,那就是在朱温和李茂贞两个人之间选队站,站错队的代价就是自己的性命和华州的所有积蓄。

李茂贞现在很强,而且和自己是老搭档了,在情感上韩建倾向于他。

朱温更强,而且够狠,更要命的是对方已经打到眼前了,很急,从形势上来讲,韩建倾向于朱温。

事实再一次证明形势比人强,韩建选择了朱温,然后一枪不放,让出了潼关,又让出了同州,最后退出华州,向朱温投降。

韩建擅长种地(发展农业),也擅长经商(商品贸易),这个人很有些商业头脑,接下来他进行了一场投资,投资的成本就是自己多年的经营所得,即华州城内数不尽的粮食和金钱(昭宗皇帝之前在华州被挟持了几年,让韩建赚了个盆满钵满),而投资的对象就是朱温。

韩建在投降的第一时间就把粮食和金钱全献出来了,山屯海积的场面瞬间把朱温给震撼住了。

朱温连年对外用兵,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和金钱,为此他急得不行,要不然也不会冒冒失失去打淮南的杨行密了。

这下可好了,想什么来什么,韩建给的东西太是时候了,简直就如同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让朱温吃了个饱。

事实证明韩建的投资是成功的,朱温很感激韩建,对他的能力也十分赏识,立刻对其予以重用,最后还任命其为后梁的宰相,位极人臣。

潼关、华州相继告破,下面该轮到长安了,李茂贞傻眼了,他在大骂韩建无能的同时,挟持昭宗皇帝奔赴凤翔。

朱温一看既然就要到长安了,应该给皇帝去一封信,知会一声,要不然贸然带兵进京被扣一顶谋反的帽子就不好了。

在信中朱温称自己奉诏而来,请皇帝给自己的下一步行动作指示。

昭宗皇帝把信拆开一看,崔胤就暴露了。

李晔拿着信就问了:“朱温说是奉诏而来,朕没有给他下过诏啊,谁能出来解释解释?”

宰相崔胤就说了:“这诏书是臣替陛下您下的,臣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保护陛下您的安全。当然,矫诏是大罪,臣认罪认罚,陛下您看着办吧。”

李晔看着崔胤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恨得牙根痒痒,当即罢免了对方的宰相之位,改授兵部尚书。

崔胤觉得再待在朝廷里挺不好意思的,就偷偷溜了出去,逃到了华州。

崔胤的想法很简单,我是朱温的代言人,出了事他得帮忙兜着,所以说出逃肯定往他的辖区跑,于是就选择了华州。

崔胤没想到的是,代言人是用来代言的,你都跑出朝廷来了还能代哪门子言,在朱温眼里只有两种人,有用的人和没用的人,有用的人他拿来用,没用的人那就没必要存在了,所以说崔胤的结局现在已经确定了。

昭宗皇帝处理完了崔胤,给朱温下了一个诏(这次是真的),诏书里说朕现在好得很,爱卿你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吧!

朱温表示坚决拥护皇帝陛下的决定,所以就不到凤翔来窜门了,但他也没有老老实实回汴州的觉悟,毕竟出门一趟不容易,总要捞足了好处才好回去,所以朱温转而攻打邠州。

邠州是邠宁藩镇的治所,以前是王行瑜的地盘,后来被李茂贞吞并了,现在的节度使是杨崇本。杨崇本又名李继徽,是李茂贞的养子。

李茂贞对杨崇本说:“儿啊,你替为父把邠宁这块地方守好啊,为父看好你。”

杨崇本不是傻子,他很想回一句:“看好我有什么用,你倒是派人来增援撒!”

但是杨崇本这句话没好意思说出口,他是只干不说的主儿,认为行动比言语更有说服力,所以在吃了朱友裕的几次败仗之后,直接带着邠、宁、庆、衍四州的军兵投降朱温了。

朱温乐坏了,也心满意足,把杨崇本的家眷接到河中作为人质,仍旧任命杨崇本为邠宁节度使,下令班师。

班师之后并没有回府,而是回到了河中,河中的北面是河东,朱温现在又想打李克用了。

这也可以理解,朱温感觉打谁都没有打李克用解气,因为李克用是最强的,把最强的打下去才能显示自己的实力嘛。

而且朱温对上次因为天气原因而导致的失败很不服气,他要再打一次,心想这回老天爷不能再帮李克用的忙了吧。

李克用根本不等朱温来打,他要主动出击,攻打晋州和绛州,这两个地方是通往河中的道路,这条路如果被打通了,李克用可以经常到河中来串门。

朱温大怒,河中之前是我舅舅的,然后是我表弟的,现在是我的,我们的家族财产怎么能让独眼龙染指呢,打他!

这次挂帅出征的是朱友宁,朱友宁是朱存的儿子,朱存是朱温的二哥,这位二哥当年和朱温一起投奔黄巢,在攻打广州的战役中战死了,留下了两个儿子,朱友宁和朱友伦。

这两个儿子都不简单,如果要把老朱家的后代排个名,朱友裕是第一,后面就应该是这两位了。

这两位都很能打,深得朱温喜爱,所以经常让他们带兵出战。

这次李克用派大将李嗣昭南下,朱温派出了朱友宁。

双方战于临汾,李嗣昭大败,引兵退走。

李嗣昭会败给朱友宁,这是有原因的。

因为朱友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身边有一个人,这个人是氏叔琮。

最新小说: 代王李简 怪谈恋爱流游戏 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平定天下 叶君楚倾城穿越成三皇子笔趣阁 贾蓉 大唐:开局搞科研被弹劾误国! 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 重生明末皇太子朱慈烺 怪异复苏:你管这叫正经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