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阁 > 都市言情 > 今后全是好日子 > 第071章 达到心愿

第071章 达到心愿(1 / 1)

在种地这件事上,自己啥时候求过人,啥时候跟别人低三下四过。往年这个时候,那都是大喇叭最威风的时候,那都是别人上自己家,陪着笑脸,说着软话,以求自家的地早日完成播种。

那时候的大喇叭何尝设身处地的考虑过别人急迫的心情,她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傲然姿态,仿佛有谁赋予她拯救苍生的的使命一样,她有着对别人的生杀予夺的权利,她只是在别人的焦急中享受某种莫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

没想到今年轮到自己了,她不得不放下往年的架子,谦恭的重复往年看惯了的场景,只是今年自己的角色发生了逆转,从主角变成了配角,从说上句的、占主导地位的角色沦为对立面的角色里。她内心的深处一定有一种“虎落平阳任犬欺”的悲凉。她也更能深切的体会那句“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所表达的深深地隐痛与无奈。求人真的是一件很难为人的事情。

今天这个情境不同于以往,这对大喇叭未尝不是件好事,她的确需要一些教训与触动了。今天她是有求于人家,是个谦卑的角色,不再像往年是趾高气扬的做派。因此由于心境的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体会和感受。所谓换位思考嘛,人有时候真就该转换一下思维的角度,设身处地从别人立场考虑,就更容易相互理解。

总之,不管大喇叭使了多大的劲,浪费了多少的口舌,动了多少的心机,受到了多少的嘲笑,忍耐了多少的讥讽,总之她胜利了。她的韧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厚脸皮发挥了决定性的功效,大喇叭达到了目的。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郭文林招架不住大喇叭死缠烂打,他屈服了。

郭文林没有办法,为了摆脱她的纠缠,终于答应给她开个绿灯,提前给她家播种,只是没有多收她那五元钱。因为人的品行有差异,见识有高低。能够左右大喇叭夫妇做人原则的五元钱还不足以撼动老郭的操守,他提前给大喇叭家播种除了为了摆脱无休止的纠缠,图个心静,还有另一个不可明喻的隐情。他也实在是心烦了,也没有办法,只好加班赶点只求尽管甩掉这个包袱。

这天早上,大喇叭又来到郭文林家,当然还是为了那一个目的。郭文林看到她,无奈的叹了口气,真是没办法,乡里乡亲的,拒绝肯定是张不开口,就破个例吧!

“大喇叭啊,大哥我真的服了你。”

“郭大哥,我这不是着急吗,把地忙完,静了心,我也好腾出手帮长富一把。大哥,求你了,就这一回!”

“哎呀,你也知道,这个事不好办,我真的是太为难了。都是街坊邻居,谁家都急着赶节气。你说你一趟又一趟的来,我都有些过意不去了,咱们这同村住着这么多年了,谁都有求到谁的时候。”

“那可不咋地,大哥,谁求不到谁呢。那啥,大哥你要是盖房,我让长富先给你盖,算是还一个人情。”

大喇叭一听郭文林这话心里就知道有门了,因此她不失时机的插了一句,也算是一个暗示,或者说是一笔交易。

“哎呀,大哥谢谢你的好意,心领了。过几天大哥还真就没准求到你,真求到你,可别不给大哥面子。”

“大哥,你说哪去了,就凭咱两家这关系,不给谁面子也得给大哥你面子啊!放心吧,用得着地方言语一声就行。”

大喇叭趁热打铁,信誓旦旦的许诺,郭文林呢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也在此事先埋下伏笔。因为他看着别人家都在建房,他的心里也长了草,但自己眼下还真就没时间,自己得趁这几天多包点活,多赚点钱。等种完地,盖房时,还真就没准求到杜长富,因此在现在自己还真不能把事做太死,真得留点回旋余地。

“行,有你这句话,大哥先谢谢你。那啥,大哥我就破个例,下午给你种上。你也知道我的难处,我这是老着脸跟下一家说的,求人家给让出半天时间,都是乡亲,你说咋整。咱两家这老亲戚就不用提了,就你和长富对大哥都不错。回去跟长富说一声,把东西都准备好,下午给你家种。”

“谢谢大哥,我就知道大哥肯定能帮我这个忙。不用跟长富说,我一个人就行,他现在忙,顾不上这个。”

“我不是那个意思,你跟长富言语一声,大哥我只能给你们挤出大半天的时间,干不完呢,再稍微晚点收工,长富呢千万别有别的想法。我呢真的尽力啦!”

“唉,行。俺家长富不是小气人,大半天也差不多了。那行,大哥,我先谢谢你。那啥,大约几点?”

“老赵家昨天还剩点,估摸十点多差不离。十一点,十一点吧!”

“好,谢谢大哥,那我回家准备去啦,谢谢你,大哥。”

大喇叭边说便高兴的往外走,她需要回家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免得有什么遗漏再耽误时间。要知道这时间该有多么的宝贵,自己天天软磨硬泡才争取来的这么半天时间。她家那些地按正常那应该是一天的工作量,往年杜长富自己干的细致,那都要一天半的时间。但是今年是非常时期,顾不得那么多了。说句良心话,郭文林也确实是尽力了,谁都知道,春耕是耽误不起的,谁家都急。因此挤出半天时间也确实不容易,大喇叭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一点。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今年的活计本来就急迫,也没人太过于计较,这从另一个角度更助长了郭文林他们几个拖拉机手的懈怠的心理,一味的追求速度与效率,而忽略了质量。凭良心说,在这几位拖拉机手当中郭文林算是厚道的,他是个地道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

农民一年到头就靠这些土地,家家都不容易,将心比心,谁也不愿意故意拿春耕这个大事当儿戏。再者来说只要存在着竞争,每个人对待自己的工作都不敢懈怠。比如说两个木匠,一个手把好,另一个差一些,那人们自然愿意找手把好的来干活,作为木匠这样收入也会更加的多一些。再比如两个教师都教同一科目,比如说数学吧,第一个讲得明白透彻,另一个只会照本宣科,那么家长请家教的时候,宁愿每小时花上几百请第一个,也不愿意每小时花几十请另一个,因为请你那纯属是浪费孩子的时间。

揽种地这个活也是同一个道理,村里不只是你一个人有种地设备,这就存在这竞争,你种的好,明年的主顾自然会多一些。因此郭文林对待给自己这个工作还是很认真的,起码比杜长富敬业多了。

但今年不同于以往了,看这架势动迁是不可避免了。假如真的动了迁,那也就意味着今年是最后一年种地了。等动迁之后土地都将进行整体承包,也就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包大户”。因此今年活干得好赖,也就无所谓了,明年想干或许都干不上了。这不仅是郭文林一个人的想法,其他几个拖拉机手也是抱着这种心态。因此,种种内因外因叠加到一起,今年春耕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今年因为少了杜长富的参与,每位拖拉机手所承担的工作量就自然多了一些,家家又都忙着盖房的事,对待种地也不那么细致了,只求尽快的干完,好静下心来着手更重大的事业。因此家家都催得紧,活计的质量自然就要差一些。前面我们说过,今年翻地就没有往年那么精致,起垄后残余的玉米茬是需要家家手工捡拾的,大部分人家今年都忽落了这个细微的环节,大喇叭更没有心思一垄一垄的拣它了。

就算郭文林再认真敬业,因为上述种种原因,今年的春播也不会取得太好的预期,出苗率很难保障,这他心里是心知肚明的,他在惋惜之余也没有别的办法,家家如此,人人如此,他如果再像往年那样干的话,人家是等不起的,他也只好放弃自己的一项所坚持的工作标准。

对待大喇叭家他本来就不愿意接这个活,不仅是因为大喇叭不是老主顾、还曾经是个竞争者,更主要的是大喇叭两口子在村里口碑实在不尽如人意。大喇叭除了嘴不好之外,还吝啬,处处爱占小便宜。杜长富呢也不是个容易打交道的人,凡事好动心计,不是小人,但接近于小人,起码算不得君子。但又是村里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是个不可得罪,但又不可过于疏远得人,是个要保持恰当距离的人。

对于大喇叭这个烫手的山芋,他真的是毫无办法,活干好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待见,一旦干不好了那就会落下埋怨,到处讲究你个没完。

大喇叭真的把郭文林给逼的没有办法了,只好厚着脸跟那些老主顾说小话,挤了天时间给大喇叭干活。本来郭文林就不愿意揽这个活,大喇叭又不愿意按次序排号,自己不得不得罪老主顾,给她加这个塞,你说他心里能痛快吗?带着怨气干的活你说能好吗?

最新小说: 我自地狱来 重生之心动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都市医仙 望眼欲穿 岂言不相思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天价萌妻 势不可挡